新的一年在爆竹的劈里啪啦炸響之中終於來臨,與籠罩著陰霾、恐懼的北地四郡不同,正陽郡城上上下下卻是一派喜慶的氣氛,大街小巷,披紅掛綠,雖然已是凌晨,但燈火通明的大街之上,人群仍然川流不息,不時會有頑劣的童子將一截截的竹子扔進燃燒的火堆之中,突如其來的爆裂之聲往往會將正從旁邊通過的人嚇一大跳,然後惹來一陣陣歡樂的笑聲。
正陽郡是幸運的。在越地多年的戰亂之中,他們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波及。他是前越的第一大糧倉,也是前越除開都城越京城之外的最為富庶的地方,當然,也是防守最為嚴密的地方。他們唯一的一次受到戰火波及還是數年之前順天軍在殲滅了張寧之子率領的虎賁軍之後順勢攻入正陽郡內。
但當時的順天軍只是為了牽制越*隊並非大規模的入侵,後來隨著順天軍的敗亡,被順天軍占領的幾個縣又落到了太平軍手中。直到太平軍對越國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正陽郡才第一次感受到戰爭的威脅。
但這一次戰爭虎頭蛇尾,很快便煙消雲散,朝廷兵部侍郎許傑率領下的郡兵和臨時組織起來的民軍在太平軍強大的攻勢面前,紛紛臨陣倒戈,使得正陽郡幾乎兵不血刃就落入到了太平軍之手。
對於正陽郡的許氏來說,這是不幸的。正陽第一大族就此沒落,一蹶不振,占領正陽郡的太平軍秋後算帳,抄沒了許氏的全部家產。而對於正陽郡的百姓來說,這卻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最終還是沒有遭受到戰火的荼毒。正陽郡的迅速歸附,使得它的經濟民生基本上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
對於大明國來說,是幸運的。因為一個完好的沒受到多大損失的正陽郡,將會源源不斷地提供糧食,使得越京城穩如山嶽,也使得國庫的財賦收入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但對於大明的朝廷來說,也是不幸的。正陽郡迅速投降,舊有的貴族豪紳轉身換了一個主子,卻依然是占據著正陽郡最上層的那一撮人,大明要穩定,便必須得籠絡他們,而拉攏他們的結果,卻是好壞各半。一系列在大明其它地方轟轟烈烈開展起來的運動,在正陽郡卻如同一枚小石籽仍進大海之中,鼓了幾個小泡沫便再也沒有了聲息。
比如吏治改革,比如新貨幣的發行。
朝廷在正陽郡遇到的不是明面上的反抗,而是暗地裡的阻撓。奉命來到正陽郡的官員,很快就發現,他們即便擁有再高的熱情,也敵不過腳下粘稠的泥漿,他們寸步難行。正陽郡延續多年的那些看不見的慣例,舊俗,一點一點磨去新政的激情,任何一項法令,到了這裡,一層一層的抵達最普通的百姓身上之時,便會變得與先前毫無二致,衙門裡的師爺擅於用花樣百出的文字遊戲,把這所有的一切化為無形,而且讓上頭找不出任何的毛病。
看似一項項法令都公布了,但卻沒有任何一項能落到實處,得到改變。
越國滅亡了,大明興起了。但正陽郡還是正陽郡,以前統治正陽郡的是那一批人,現在還是那一批人,當然,他們的頭頭換了。過去是許氏,現在成了李氏。
李維,就是正陽郡現在最大的家族的家主。
李氏,以前在正陽郡排第二把交椅,僅次於許氏,而在這一場戰爭之後,李維的戰場倒戈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許氏倒了,李氏乘勢而上,而他在戰時統領的民軍,經過汰選之後,仍然留下了三千,被編入了大明的正規野戰軍,而李維正是這支軍隊的統兵將領。
李氏風頭,在正陽郡之內,一時無二。
「李兄,這一年,可真是讓人心驚肉跳啊,天上地下,來回牽扯,現在想來,還是思之猶悸,一步踏空,那就萬劫不復啊!」廖輝感嘆地道:「昨兒個我去城南,偶爾看到了許傑那一農子,擠在一間四面漏風的屋子裡,家裡連餘糧都沒有一粒,別說過年,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都難說。看著可憐,我給了他們幾十兩銀子,許老太太以前多傲氣的人啊,在我面前哭得什麼似的,竟然給我叩頭道謝。唉呀呀,不能看,不能看。」
「廖兄,你這心軟的毛病可要不得。」李維撇了撇嘴,「許傑逆勢而行,差點連累了我們,太平軍要找他們的麻煩,你可別湊上去惹一身腥。」
廖輝嘿嘿一笑:「李兄,得饒人處卻饒人吧,朝廷現在哪裡還記得許傑?他們一步
第六百六十三章:正陽新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