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就是這樣了吧。
一晃已經6年過去了。
他們沒有被大浪淘沙很快更新換代掉,反而都是不停的進步越來越快,完全拉開了和其餘亞洲短跑運動員的差距。
即便是後面的張培猛和勞逸,他們都是多次打開了10秒的人,在絕大多數國家裡面都是最強者的存在。
可眼下
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被這倆人越拉越遠。
還好。
他們兩個並不競爭第1名,也不競爭第2名,所以雖然震撼這兩個人爆發出了速度感,可對於他們自身的競技狀態影響卻並不大。
他們兩人主要的目標還是集中在對方身上。
這一場對於勞逸和張培猛來說。
就是他們雙人的戰場。
眼裡只有對方。
蘇神雖然在這裡又一次進化了自己的步頻,讓自己的極速幾乎能夠和亞洲第一的趙昊煥硬剛,可磷酸原系統,爆發力無敵,可持久續航能力不足。
蘇神在進入最後的衝刺區時,他的CP-ATP已經運轉到了盡頭。
三磷酸腺苷,這種高能磷酸化合物,已經在暴走之後,開始出現急劇的下滑。ADP與其相互轉化的儲能和放能,也出現了衰減,肌肉細胞活動的能量供應正在改變。
如果現在有儀器反應,肯定能夠得出蘇神現在的肌酸激酶,已經大幅度攀高,越是劇烈越是時間長,肌酸激酶的升高,也同樣會跟著越發明顯。
在磷酸原系統的供應下,蘇神在極速區硬剛了趙昊煥,可這個時間終究是不能持續下去。這並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畢竟磷酸原系統,就只能供應這麼長時間。
雖然它的功率輸出最高,也不需要癢,甚至不產生乳酸等中間產物,可
血肉之軀終究是難以支撐完全程。
其次糖酵解系統也是乳酸能系統,開始準備穿衣上場,將原本的磷酸原系統代替下來,漸漸轉為主導作用。
這裡開始,要吃掉大量機體能量才能推動的超級步頻,也因為供能系統的削弱,開始肉眼可見的下滑。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的短跑運動員都更加的趨向於開發步幅,基於身體疲勞之後,還能做出的選擇,只有步幅是相對來說最穩定的。
因此在以前,的確主流都是在開發步幅上。
可這有個問題。
蘇神這樣1米8左右的運動員再怎麼去開發,他的最佳步幅,依舊是有限。想要和那些身高一米九幾的運動員去角逐步幅,基本是在痴人說夢。
比如之前他和趙昊煥的比賽就是典型,前面還好,一旦當他的功能系統主導者轉為糖酵解之後,和這一種常人對拼疲勞狀態下的步幅
難度實在是太大。
人家正常邁出一步都比你拼死邁出一步要遠,這還怎麼比呢?
因此,如何在糖酵解系統開始占據主導的時候,還能保持自己的步頻,就是眼下要做的功課。
首先先能保持住自己的步頻,再說其他。
因為光是保持都很不容易。
趙昊煥在身後要化為了憤怒的餓狼。
蘇神的極速區,絕對刺激到了他。
否則他不會產生這樣的暴走性效果。
衝刺區一出來,蘇神就有點難受了
趙昊煥實在是太快。
他的步頻下滑就已經很難繼續壓制趙昊煥的步幅,後面都要開始進入拼步幅的階段。
就看看自己前面累積的優勢夠不夠。
就看看
在前面爆發了那麼強速度的情況下,自己還能不能咬住趙昊煥的後程,不要全面崩潰。
只要沒有崩。
那麼勝利依然可能是自己。
崩了的話。
冠軍就是趙昊煥。
只有2選1。
沒有第3種答案。
八十五米,趙昊煥擺腿與送髖時機,開始越發的占據優勢,只見他的膝關節角度漸漸增大,就好像跑到這個地方的時候
他整個的生理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