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了。」
在宋雨薇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了騎兵訓練基地。
騎兵訓練基地里,李思明正在觀看騎兵的列隊和越障訓練。
可別讓中國那些腦殘電影裡的騎兵衝鋒場面給忽悠了。中國導演不管是拍步兵還是拍騎兵都一個鳥樣,烏泱泱一片人大聲吶喊著亂糟糟的衝上去,然後就完了,跟械鬥差不多。可不管是古典騎兵還是近代騎兵,都不會這樣一窩蜂地衝上去,那是找死。騎兵比步兵難掌握,投入兵力越多,戰鬥節奏越難控制,節奏一亂,災難就要降臨了,所以什麼時候投入騎兵,投入多少騎兵,都很有講究的,像導演拍的那樣打那是排隊送死。一支有強大戰鬥力的騎兵必須做到令行禁止,放得出去,收得回來,這需要大量的訓練和鐵的紀律,否則想都別想。隋唐是中國古典時代騎兵戰鬥力最為強悍的時代,經常是一次性投入一兩千重甲鐵騎兵,如同滾滾鐵流,毫不留情地將敵軍輾碎,尤其是大唐,騎兵戰鬥力之強,傲視群雄,最厲害的一次投入了四千具裝重騎……想像一下四千人馬俱披重甲的鐵騎轟隆隆地朝你撞過來時會是什麼情景,是不是想想都不寒而慄?所以看網文的時候看到多少萬騎兵發動衝鋒,直接送作者一口痰就行了,沒有這樣扯淡的。
歐洲騎兵的發展一直落後於西亞和東亞,比如說羅馬帝國的騎兵,就有地中海第一爛的尊稱。後來諾曼騎士崛起,發明了排成密集隊形夾槍衝鋒的戰術,讓歐洲騎兵有了與西亞騎兵正面硬扛的資本。此後近千年,歐洲基本上都是沿襲諾曼騎士的戰術和訓練體系,排成密集整齊的隊形夾槍衝鋒,騎槍折斷了就拔劍砍殺,衝擊力極強,心理素質不過關的軍隊經常會被他們一輪衝鋒就擊潰。這一戰術體系發展到巔峰,就是波蘭翼騎兵。大波波的翼騎兵會給戰馬披上項鎧,整個人裹在厚重的板甲里,手持四五米長的長矛,排著密集的隊形呼嘯著撞向敵軍,甭管對面是步兵還是騎兵,都一波帶走。波蘭極盛的時候也才三四千翼騎兵,但就靠著這支精銳,大波波拳打俄羅斯,腳踢瑞典,心情好了還會順手暴打當時如日中天的奧斯曼一頓,風光無兩。西歐騎兵比起同時代的翼騎兵來則遜色得多,但他們借鑑了翼騎兵的成功,更進一步搞出了騎牆衝鋒,騎兵八十到一百人一隊,膝蓋並著膝蓋,揮舞馬刀緩緩加速,到最後風馳電掣,如同一堵飛馳的鐵牆一樣撞向敵軍,往往不用砍殺,光是撞都把敵軍給撞垮了。
這也是不管是兇悍絕倫的錫克騎兵還是騎射精湛的蒙古騎兵,都打不過英國騎兵的原因。他們的衝鋒隊形實在太密集,太整齊了,跟他們打你要麼根本就挨不著敵人,要麼就是對面有好幾把馬刀朝你猛劈過來,這還怎麼打?更別提英國騎兵的士氣、紀律都遠在亞洲騎兵之上,隊形衝散了,集結號一響立馬迅速重新集結,指揮官陣亡了馬上有人接替,繼續向敵軍發動衝鋒,而中國、印度這些傳統的騎兵往往隊形一亂就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重新組織起來,或者指揮官一倒整支部隊都崩潰,這還怎麼打?
現在這支騎兵正在進行的就是列隊衝鋒訓練。萊茵哈特吃驚的看到,這幾百名騎兵在很短時間內就排好了隊形,然後平持馬刀向前慢跑。步兵不斷放槍放炮,雖說打的是空包彈,但槍炮聲震天動地,也是很嚇人的,沒有接受足夠訓練的戰馬恐怕早就被嚇得四處亂竄了。但這支騎兵不一樣,不管是人是馬都保持著安靜,完全當那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和不斷騰起的爆炸火光不存在,在軍號聲中緩緩加速。當跑出三百米後,他們的時速提到了近四十公里,即便是這樣,隊形仍然很密集,並沒有散亂!
前面就是挖得到處都是的壕溝、鹿砦,擋住了這些騎兵的去路。這些傢伙想都沒想,人馬渾然一體,躍過戰壕,躍過鹿砦,避開正對著他們的木樁,一把把鋒利無比的馬刀揮出,分布在陣地上的稻草人的頭顱繡球般四處亂拋……只是一個衝鋒,無規則擺放在陣地上的幾百個稻草人就有一大半被砍掉了頭,這一幕讓萊茵哈特公爵看得眼皮狂跳!
他身邊那老頭神色也有些凝重,咕噥了一句:「很有戰鬥力的騎兵部隊,哪怕是對上法國的胸甲騎兵也有一戰之力!」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