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乾的不錯,去外面給我拿把大刀過來。」王亮沖戰士豎了個大拇指,這小子可以啊,找的這麼仔細,這麼藏得這麼隱蔽的地方都能發現。
「誒,是!」戰士得到了王亮的表揚後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樂呵呵的跑出去找大刀了。
王亮用刀片背面不斷划動著地面磚之間的縫隙,當刀片沒入到磚縫深處的時候,王亮側用力一掘,磚塊就被撬開了。
移開幾塊地面磚後,王亮兩眼直冒金光。
我靠,這個安清幫真他娘的有錢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條條的大洋,旁邊還放著一個牛皮紙袋。王亮的注意力完全被這些大洋給吸引了,就把牛皮袋扔到了一邊。
王亮拿起來一條大洋掂了掂,根據重量和長度估計裡面應該有四十塊大洋的樣子,當王亮開始從東里往外拿的時候,更加吃驚了。
因為這個0.5mx0.5m的洞口裡看上去有些深不見底啊。
一條,兩條,三條,四條.......九十九條,一百條.......一百五十四條,一百五十五條!
這裡面竟然足足一百五十五條大洋!!!
王亮撕開一條細數了一下,和自己估算的一模一樣,一條裡面不多不少有四十塊大洋。
那麼這裡一共是六千二百塊大洋了。
王亮的心裡簡直是樂開了花啊,自己瞬間就變得如此富有了。
當然這種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六千塊大洋聽起來雖然感覺不少,但是你要知道團級編制的獨立營有一千四百餘人啊,這點錢平均到每個戰士的身上寥寥無幾。
每人也就四五塊大洋,這點錢慰藉不了犧牲戰士的家人的傷痛,但王亮能做的,只有這些了。
王亮的目光又落在剛剛忽略的牛皮袋上,打開牛皮紙袋一看,裡面是一些法幣,面值都是拾元的,有六沓的樣子。
那就是六百張,六千圓!
學軍事歷史專業的王亮當然清楚這些紙幣的的價值了,和剛剛那一堆大洋完全等價!
法幣是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發行的貨幣。
1935年11月4日,規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三家銀行(後增加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發行國家信用法定貨幣,取代銀本位的銀圓。
各金融機關和民間儲藏之白銀、銀元統一由中央銀行收兌,同時規定法幣匯價為1元等於英鎊1先令2.5便士,由中央、中國、交通三行無限制買賣外匯,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
抗日戰爭爆發後,政府實行外匯統制政策,法幣成為紙幣本位制貨幣。限期收回其他紙幣。並且規定一切公私款項必須以法幣收付,將市面銀圓收歸國有,以一法幣換銀圓一元。
法幣初期與英鎊掛勾,可在指定銀行無限兌換。1936年國民政府與美國談判後,由中國向美國出售白銀,換取美元作為法幣發行的外匯儲備,法幣改為與英鎊及美元掛鉤。
通俗來說,在一九三七年,法幣發行的最大的面值是拾元,發行量也不大,所以一法幣就等價於一塊大洋。
至於後期嘛,那就純屬國民政府自己作死了,從一九四一年國民政府管轄下的銀行開始肆無忌憚的印製法幣,面值最高竟然達一萬元!發行的數量更是驚人,所以法幣貶值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一九三七年,一塊大洋(也就是一法幣)能購買二十斤大米或者二十一斤麵粉,或者五斤豬肉,或者六斤白糖,或者四十個雞蛋。五十塊大洋(五十法幣),可購買一頭大牛。(各地區物價略有區別,但離差不會太大。)
這樣一來王亮就可以把每個陣亡戰士的撫恤金調到六塊大洋,獨立營在宛平打了那麼多漂亮仗,再向軍部爭取下,把拖欠的軍餉補齊,每個戰士大概可以分到十幾塊大洋。
王亮相信,對於平日裡生活十分節儉的農村人來說,十幾塊大洋完全可以讓他們安安穩穩的生活兩三年了。
把大洋打包裝到麻袋裡後,王亮就把它交給了張飛。
至於這些紙幣嘛,王亮就徵用了,想必袁六六不會有意見的。
回到醫院的時候,夏方國派來的戰士早就換成病號服在醫院的走廊里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