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一年,9月16日,距離大明糧草耗盡還有兩日。伙夫早早將所有的糧食都做成了乾糧,分發給每一個人,堅硬似鐵的大餅上用刀刻著數字,告訴了每一個人,每一天該吃哪一些。
不可多食,也不可少食,戰鬥之中,如真出現力竭之時,定會一觸即潰。朱棣必須確保每一個戰士,都能用最飽滿的狀態投入到決戰之中。
當清晨的太陽剛剛露出頭,大明十萬級大營之內,所有的將領與兵卒,除了傷患皆列陣在大帳之前。
點兵台上,53歲的大明永樂帝,身著龍紋甲冑,背披鮮紅披風,腰挎金刀立於萬軍之前。一雙如鷹般銳眼掃視過全場,將還有些沒睡醒的小卒,都給嚇得一激靈,瞬間清醒。
「諸位,那座山上,有一群視我大明國威如草芥的蠻子。他們的頭頭叫馬哈木,他們稱呼我們漢人叫什麼,兩腳羊?
足可見這群蠻子,從未真正屈服於我大明!
拿著我們賞賜的恩澤,卻不斷襲擾邊塞,劫我使節,教朕做事。
他們以為我們還活在大元的朝代,是他們蠻夷隨便呼來喝去的狗。
所有人都勸朕說,皇上,你老了,國庫空了,別打啦,難道京師不夠安逸?過幾年舒坦日子不好嗎?
不!只要這群臥榻旁的野狗,還敢對我們呲牙,朕就不能坐享安逸!
日月所照之處,絕不容有對我大明虎視眈眈者的立錐之地!
今日,朕將與爾等共同衝鋒,諸位只管殺賊,殺賊,殺賊!敢阻我大明鐵騎者,殺無赦!」
伴隨朱棣的一聲怒吼,七萬雄兵齊聲高呼,「殺賊!殺賊!殺賊!」
那聲音仿佛貫穿天地,震撼著腳下的土地瑟瑟發抖,數千年來,能帶領漢人大軍數次踏破蠻夷之地,猶如光臨豺狼巢穴的雄獅,僅朱棣一人。
在眾將士的歡呼聲中,一眾伙夫端來了做飯的鐵鍋,當著眾將士的面砸了個稀碎,丟掉了鍋剷頭巾,同樣拿起了戰刀,化身為了大明的無畏戰將中的一員。
在聲勢浩大的宣誓之後,朱棣面對眾將領呼喊道,「林川衛指揮使于謙,上前聽令。」
「末將于謙,在!」于謙上前三步,跪於朱棣身前,那年,于謙19歲,尚未弱冠,說他是大明最小的指揮使,也不敢有人上前爭論兩句。
這昔日邊塞守軍的毛頭兵,從入伍便相伴林川左右,嘗盡戰場苦楚,深感兄弟情義,大明軍人天職,已然成為了林川希望的,可獨當一面的大明悍將。
「武穆侯重傷危矣,今,林川衛交於你手,朕要你帶領林川衛殺穿忽蘭忽失溫,與外輜重部隊會合,帶糧歸來,你可能辦到?」
朱棣下令從不問可否,但眼前的于謙實在太年輕,與聖孫也大不了兩歲,能否服眾,其實自己也有些懷疑。
朱棣甚至不明白,明明林川身邊不乏穩重年長驍勇善戰者,為何卻讓自己眼中的孩子,挑起這麼重的擔子?
「回聖上,我家大人交代,軍令即為軍人天命,天命可死不可違。末將在此立誓,如有辱聖上囑託,願聖上誅我九族,以死謝罪!」于謙此言一出,眾多林川衛的將士沒有一人遲疑,紛紛單膝跪地,雙手抱拳起誓共呼,「有辱聖命,願誅九族謝罪!」
林川衛這一群人的舉動,莫說朱棣,就是同行的將軍兵卒,都給看得脊背發毛,這群是什麼兵啊?戶口本綁褲腰帶出來的打仗的嗎?你隨便亂拿鄰居家的旺財賭命,真不怕回村被狗子追得滿村跑嗎?
朱棣帶兵數十載,何曾見過此等近乎凝聚成實體的軍魂。如果說上山絞殺馬哈木奸賊的大明部隊,是7萬打3萬的破釜沉舟,于謙將帶去衝殺忽蘭忽失溫全境的林川衛,就是用一萬打十萬的殘酷血戰。
可即便是這種絕戶戰,于謙,還有那一個個林川衛的士兵臉上,找不到絲毫對死亡的恐懼。他們並非悍不畏死,而是沒有人覺得自己會死。他們接受的訓練,所拿的餉銀,承受過的苦痛,都是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