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孫策抵擋金陵,金陵城之中的明爭暗鬥已經到了你死我亡的局面了。
當然,這一切暫時來說,都已經被孫權拋在了腦後。
吳國雖然建立的時間不長,從戰國元年到現在滿打滿算,不足四年,只不過這數載之間,吳國朝堂積累下來的聲望和底蘊都不弱。
最重要的是,吳國朝堂之上,人才濟濟,只要朝堂穩定,就算是吳國如今處於一種無主狀態之下,孫權也不怕吳國會崩潰。
畢竟吳國能依靠的大臣也有不少。
張昭,張紘,潘鳳,程普,孫靜,吳景……這都是吳國朝堂巨頭,撐起了朝堂的架子,只要這些人還能保持一定冷靜,那麼他相信,在三個月之內,吳國朝堂的局勢還是能穩住的。
至於孫策,孫權既然敢把孫策放回去,就已經想好的所有的結果。
孫策返回金陵之後,他是否會急速的登位其實一點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只要他孫伯符住金陵,那麼吳國就不會處於一個群龍無首的氛圍之中。
孫策,孫堅的嫡長子,吳國第一繼承人。
他還是江東小霸王。
他能給人心混亂的吳國帶來信心和穩定。
吳國的地域是在太大,當今天下,沒有一個諸侯國能和吳國的地域相提並論,而吳國連接南北地域,最大的依靠是吳國海軍。
縱橫海域之上的吳國海軍,戰艦凌厲,戰鬥力強大,而且來去自如,貫通所有的海路,震懾四方稍小。
吳國攻城略地,不是沒有經歷過叛亂,但是所有的叛亂,在海軍的震懾之下,剛剛出現就被破滅了。連上報朝堂機會都沒有。
不過如今吳國海軍的大部分主力已經被抽調進入楚國荊州,而且其他海軍遠在南海,開疆闢土,相對來說。對海軍對東海的海域的掌控必然虛弱。
東海是吳國連接北疆的海域,如今出現了一個真空期,一般情況下,吳國的震懾力強大,就算有點真空期。這是沒有問題來的,但是現在特殊情況來了。
孫堅死了。
孫堅是吳國大王,吳國唯一的主宰,也是千萬百姓,幾十萬軍隊的精神領袖,他一死,江東都會人心惶惶,況且是尚未完全歸心的北疆百姓。
人心一亂,再加上東海的海軍虛弱,勉強能巡視海路。卻無法登陸,兩個事情重疊在了一起,吳國四方動亂是必然的事情。
其實吳國這些年的政策不錯,絕對是所有諸侯國之中最好的,而且吳國一手平定戰亂,打到豪強地主,分發土地,減輕賦稅,民心還算是凝聚,八成的人都會念著朝堂的好。
但是這些年來。吳軍南征北伐,四處征戰,用鮮血來鑄造了這一片江山,所殺的人也能堆成幾座白骨山那麼高。
憑藉著強大武力打下的江山。瑕疵還是有了。
特別是距離江東本土有些距離的北疆地域,幽州,平州,馬韓,倭國,這已經屬於吳國疆域。但是皆然地處北疆。
雖然他們已經逐漸的走向的融合,但是其中想要反抗吳國的比比皆是,公孫瓚的餘孽,遊牧民族,看不清態度的公孫度……
這些都是隱患,當群龍無首的時候,人心動亂之際,這就是他們最好的機會,也是唯一的機會。
所以,北疆一定會亂。
如果想要平亂,第一點就是穩定吳國上下的人心,想要穩定人心,就需要有人鎮壓吳國的大局。
能鎮壓吳國大局的人不會是臣子或者將領,只會是吳國的王族繼承人。
孫翊雖然在金陵,雖然他野心勃勃,雖然他掌控了一定的力量,但是他聲望全無,憑藉著他的三兩功夫是不足以震懾吳國大局。
除非孫權願意的班師回朝,不然把孫策放回去是唯一的路。
這也就是孫權為什麼願意把這一頭狂傲的獅子放回金陵的原因之一。
只要孫策順利的返回金陵,江東小霸王的名號足夠鎮壓吳國大局,穩定人心,無論金陵城之中怎麼打,怎麼爭,怎麼亂,整個吳國大局都亂不了。
所以,現在的孫權不想理會金陵城的動亂,他只想用最專注的態度去做一件事——滅了赤壁的十幾萬楚軍,為父報仇。
孫堅死了,死在了關羽手上,這對劉表來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