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傻子,他知道如果不是劉備被逼到了一定的份上,是不會開出如此優渥的條件的,若是想再從劉備身上榨取一些有水,也不太現實了,不過孟獲還痛快答應下來的同時,還是向費詩提出了一個交換條件,那就是蠻兵出征的一切費用,必須由劉備來支付。這個條件看似簡單,可其中卻有很大的浮動,比如說孟獲只出動了五萬蠻兵,卻向劉備索要十萬人的軍餉,或者以夷族人食量大為由,成倍的向劉備索要錢糧,劉備就算明知不對,也沒有拒絕的可能,因為現在孟獲是他唯一的援兵,這一點,無論是孟獲還是劉備,心中都清楚的很。
費詩面對孟獲的獅子大開口,在幾經磋商無果之後,最後只好咬著牙答應了下來,畢竟他是帶著劉備的死命令來的,一定要讓孟獲出兵才行。
在雙方達成一致的第二天,孟獲和劉備暗地裡達成協議的事情,便以摩斯密碼的形式,呈遞到了敖烈的桌案之上,不用說,在偏遠的南中地區。能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搞到第一手情報的,普天之下。唯有暗影!
看著眼前的情報,敖烈的眉頭逐漸皺了起來。現在益州剛剛平定,很多事情還都沒有理順,收服的那些蜀兵俘虜,還沒有進行系統的培訓,隨時都有反戈的可能,而且冀州戰場的戰事,已經拖得太久了。再拖下去,說不定會有什麼變數出現,敖烈還需要儘早趕回冀州去主持大局,不可能在益州呆太久的時間,當然也就更加沒有時間去平定劉備和孟獲的聯手鬧事了。
幾經思量,敖烈最終還是有些舉棋不定,於是便召集了麾下的重臣。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對目前的形勢進行分析和判斷,並商討下一步的具體行動。
作為資格最老的重臣,荀彧第一個開口說道:「彧以為,益州乃是天府之國,我們絕不能對益州失去掌控。否則很容易會讓劉備死灰復燃,但是,我國的根本,還是在北方,而冀州有失北方的門戶。斷然不能有失,因此彧主張。留下一部分人馬鎮守在成都,憑藉著成都的堅固和周邊的天險,採用防守的策略,應對劉備、孟獲的聯軍,燕王應儘快回到冀州主持大局,以安定人心。」
敖烈嘆息了一聲,說道:「文若說的很有道理,和某心中的想法基本一致。但是具體的人員劃分,我們還要進一步的商量一下,到底是留下大部人馬,還是把大部人馬帶回冀州;另外,由誰來鎮守成都,鞏固我們已經取得戰果最為合適呢?」
龐統站出來說道:「燕王,適才文若已經說過了,益州是天府之國,昔日高祖正是憑藉此處,才成就了大漢四百年之盛世,因此,益州將是我們下一個重要的戰略地,是絕對不能丟掉的,統建議,留下大部人馬鎮守成都,燕王只需帶上幾隻精銳部隊趕回北方,配合公明、雋義的部隊,也足以抵擋曹操了。至於鎮守益州的人選,統推舉孔明,孔明文治武略都足以當此大任,同時,統也自願留下來,輔佐孔明,一起鎮守益州。」
在歷史上,龐統和諸葛亮本來是有點矛盾存在的,可是現在,因為敖烈帶來的蝴蝶效應,龐統的心結是被諸葛亮開解通的,讓龐統和諸葛亮的關係,由此變得更為親密,歷史上出現那些許矛盾,早已消弭與無形之中了。
聽到龐統的推薦,諸葛亮卻說道:「不妥!士元與亮絕不能同時留下來,必須要有一人留在燕王身邊,輔佐燕王統籌全局才行。」
敖烈轉頭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賈詡,問道:「文和,你怎麼看?」
賈詡微微一笑,把他那句萬年不變的應對之詞搬了出來:「既然燕王心中已有決斷,又何必再問?」
敖烈聞言,無可奈何的笑罵了一句:「你這個老狐狸,就不肯說句真心話!」頓了一頓,敖烈繼續說道:「也罷,這件事就這樣定了,除了四支精銳之外,其餘的人都暫時留下來鎮守益州,等收服的蜀兵軍心歸附之後,在進行換防。至於留下來鎮守益州的人,就由孔明來擔任吧,士元隨某回北方去,那邊的戰事也是絲毫不能放鬆的。另,著令魏延、姜維、王平三人留下來輔助孔明,孟起和龐德進駐漢中,隨時準備支援益州戰場,至於涼州,暫時交由馬岱來掌管吧。」敖烈心裡清楚,諸葛亮的才能是無限大的,越是大場面,他越是應對的輕鬆自如,況且在歷史上,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可是後世人人耳熟能詳的趣談,把諸葛亮留下,
第四百二十六章 勾結孟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