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次會後,荊州的那些豪族們就開始互相忙碌了,他們要為自己家族的未來謀出路,雖然劉表是荊州的掌權者,可是他們也不能陪著他把家底給輸光。
首先聚在一起的自然是蒯良和蒯越這一對兄弟,他們雖然並非親生兄弟,然而屬於同族,共同代表著蒯氏的利益,聚在一起首先就是討論劉表所謂聯軍的可行性,結果二人全都不約而同的認為,這件事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劉備之所以推動聯盟建立,本身就是包藏禍心,之前劉備在交州推行的所為「仁政」不僅吸引了交州的許多人才,就連荊州都有一些人跑去效力,像這樣的梟雄,如果沒有好處,他會這麼辛苦的四處組織聯盟嗎?
而拋開劉備的包藏禍心來說,事情也沒有那麼簡單,就算是四方都同意組建聯軍,那誰來做這個盟主呢?如果是孫策做的話,所有人恐怕都難同意,因為在四方之中只有孫策的出身不是漢室宗親,而讓他聽命於人,這又幾乎是不可能的,劉備的資歷淺,實力也最弱,自然不可能做同盟,劉璋就是一個廢物,連自己都沒有能力領導好,更不用說領袖群雄了,這樣說來好像只有一個劉表能做盟主了,然而不管是劉璋還是孫策都是不會同意的,劉璋與劉表雖屬同宗,然而雙方明爭暗鬥不是一年兩年了,劉璋就算再笨,也不可能讓劉表做盟主的,孫策那就更不可能了,劉表可是跟他有殺父之仇,即便是沒有殺父之仇,荊州在江東的上游,隨時都能夠威脅江東的安全,孫策也絕對不會甘心受劉表的領導。
所以說來說去,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各自為戰,而這樣一來孫策占據著地利,劉備有劉璋、劉表和孫策作屏障,實際上是最安全的,劉璋那裡還有一個張魯作屏障,所以首當其衝的仍然是荊州,而憑藉著荊州目前的力量,哪怕裴青只是調三五萬大軍,他們都未必能夠戰勝。
所以二人算來算去,荊州都沒有任何的希望。
其實又何止是蒯良和蒯越認識到這一點了呢?荊州的有識之士如韓嵩、傅巽、鄧羲、劉先等人也都知道劉表這樣做的結果只能給荊州帶來災禍,根本看不到一點希望。
於是這些人在以後的日子大都是一言不發,鄧羲更是直接辭去了職務,以表示對劉表的不滿。
就連蔡瑁現在也不斷的與麾下將領碰頭,而且還經常出入劉表的府邸,跟劉表的妻子,也就是蔡瑁的妹妹蔡夫人在密謀著什麼,而這一切都是瞞著劉表在進行。
除此之外,劉表的少子劉琮這時候也經常跟蔡瑁接頭,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幹什麼。
整個荊州現在真正一心一意籌備防範裴青的其實只有劉表的長子劉琦和大將文聘,其他人都是陽奉陰違,為自己做打算。
然而劉表卻不知道這些,還沉浸在建立聯盟抵禦裴青的迷夢之中呢。
可是劉表等了一個多月,都沒有再等到劉備的進一步消息,這時候有傳言過來,說孫策提出答應聯盟的條件是必須讓他做盟主,可是這一點直接被劉璋給拒絕了,同時劉璋也提出不能讓劉表做盟主,否則他就不會答應聯盟。
劉璋拒絕孫策,也不讓劉表做盟主,更不可能讓實力最弱的劉備做盟主,所以他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要自己做盟主。
在聽說這個消息之後,劉表也是半天說不出話來,可是如果讓他把盟主之位讓給孫策,他也絕對做不出來。
好在後來劉備想辦法調和關係,大家彼此達成停戰協議,互不侵犯,同時各自以己方的兵力全力防禦裴青,一旦裴青發起進攻,各方須全力以赴進行援助。
結果劉備這種和稀泥的做法竟然得到了各方的贊同,但是這樣一來他們之間本來是主動進攻裴青的聯軍,現在竟然成了被動防禦的同盟,其「正義性」和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實際上來講,簡直就是一盤散沙,就連之前的關東聯軍都不如,因為彼此之間的承諾只是口頭承諾,一旦裴青的大軍到來,真不知道有誰願意出兵援助?
但是好在四方停戰,這對劉表來說也算是好事,最起碼他可以集中兵力防禦裴青了。
然而劉表根本不知道,荊州內部的那些文武將官根本對此不看好,他們繼續著他們暗中的行動,有的暗暗給裴青寫信表示效忠,也有的暗暗徵調自己的親信部將準備觀望,還有的甚至準備在裴青大軍到來之後起事以
第428章 荊州的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