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公孫瓚和黑袍人率領十幾萬大軍行軍十天到達鄴城十里外,卻是探子已經得知黑山軍敗走,如今鄴城又入了袁紹手中。
「張燕無能小兒,自家軍中有叛徒尚且不知,誤我大事,可恨!」
公孫瓚聽了探子匯報的情況,氣的在營帳中猛砸酒杯,更是把張燕的祖宗十八代罵了一遍,仍覺怒火難消。
黑袍人倒是極為淡定,等公孫瓚罵了半天,才勸道:「公孫將軍無須如此憤怒,既然不能用計奪取鄴城,我等便強攻鄴城。如此,也讓天下人知曉我等實力,即使奪了冀州,他人也不敢覬覦。不過這鄴城城高牆厚,一時之間怕是難以奪下,明日且先攻城試探一番,再作商議。」
「先生有良策,吾便放心。」
次日,公孫瓚和黑袍人各率麾下士兵,分成左右兩個軍團。左邊公孫瓚,五萬精兵,以及五千白馬義從;右邊黑袍人,七萬餘青州黃巾,雖不能稱作精銳,如今亦是能征善戰的士兵了。
「公孫瓚小兒,你妄圖陰謀奪取我冀州,如今陰謀敗露,還不速速退軍,我且饒你一命。否則,定叫你有來無回,死無葬身之地。」
袁紹立於城頭之上,對著城下的公孫瓚大罵。在袁紹的左右兩邊文武伺立,另有一人手持方天畫戟,英武不凡,卻是呂布。那一天呂布率五千士兵作為先鋒來攻鄴城,其後呂布無緣無故退走,袁紹心中自是有些不滿。不過,因為計劃成功,鄴城還是被奪回來,所以袁紹也就沒說什麼了。
公孫瓚撥馬上前,揚起長槊指著袁紹,大罵道:「袁紹小兒,這冀州豈是你家之物?韓馥那廝說讓就讓,可有朝廷任命?既無朝廷任命,你有何臉面自稱冀州刺史?今我有朝廷使臣符節在此,由我總督青州、冀州、并州、幽州。你還不速速打開城門,讓吾入城。若有怠慢,我便上告朝廷,言你袁紹不遵上令,當誅之!」
聽了公孫瓚的話,袁紹和身邊的謀士都愣了片刻,好半天才回復。這公孫瓚怎麼會被朝廷任命總督青州、冀州、并州、幽州四地呢?
許攸在袁紹身側,低聲道:「主公,聽聞朝廷欲任命孔融為青州刺史,使臣早已出發。按照時間來算,也就在前些日子。以吾觀之,這公孫瓚必定是挾持使臣,奪取符節,故此才言其總督四州之地。」
聽了許攸的話,眾人頓時恍然,心中不由得都覺得公孫瓚如此大膽。
如今的朝廷威嚴早已不再,只要有點勢力的人對朝廷都沒有半分敬畏之心。袁紹,同樣也不會敬畏朝廷。然而,不敬畏是一回事,明面上還是要假裝自己是聽命於朝廷的,否則那些史官就會記載某某有不臣之心,恐怕會遺臭萬年。因此,他們卻是沒想到公孫瓚如此大膽,竟然跟挾持使臣,這種行為,就像是挾持朝廷,狠狠的在朝廷臉上扇一巴掌。
不過,公孫瓚這麼做了,朝廷也沒有辦法處置公孫瓚。
如今的朝廷在李傕和郭汜等人的掌控之下,李傕和郭汜等人就算知道了公孫瓚的行為,也不會去搭理公孫瓚,公孫瓚落了朝廷的臉面,又不是落了他們的臉面,他們又何必記掛。因此,不得不說公孫瓚的行為確實很大膽,卻很有效。因為,沒人有能力對公孫瓚如何。倘若是在朝廷掌權的時候,公孫瓚這種行為無異於謀逆,要誅九族。當然,如果朝廷大權在握,公孫瓚也不敢做這種事,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朝廷已經無能到快要滅亡的地步。
公孫瓚挾持使臣,總督青州、冀州、并州和幽州四州之地。冀州刺史袁紹,幽州刺史劉虞自然是無視公孫瓚,大家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想要讓他們聽命,顯然是不可能的事。而青州和并州二地,如今無刺史管理,公孫瓚雖然是挾持使臣,但是,青州和并州二地的百姓並不知情,況且誰來管理他們,百姓也不會在意,只要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就行。而公孫瓚也只是想要從這二州之地招募士兵,獲取糧草,也不會影響二州之地百姓的生活。所以,公孫瓚倒是順利的管理了青州和并州好長一段時間,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哼,公孫瓚,你挾持使臣,待朝廷怪罪下來,必定誅殺你滿門。」
袁紹冷哼一聲,嘲諷的說道。不過,袁紹自己也知道,他這句話是廢話,朝廷若是有能力,也不會到如今的局面。
「袁紹,如今我有上命總督四州,你不聽
第三零三章 雙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