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袁常前往長安之時,孫堅從洛陽皇宮之中的井下撈得一死去多時的老宮女,雖然日久,其屍不爛:宮樣裝束,項下帶一錦囊。打開錦囊,竟是發現其中藏著傳國玉璽。於是,次日孫堅以身體有恙為由,辭歸江東。奈何孫堅親兵之中有人漏嘴,將此事告知於同鄉好友,哪想那好友欲以此為晉升之法,密告袁紹。
袁紹與孫堅爭執不下,孫堅也不多說,直接便是引兵離去。袁紹大怒,以盟主的名義,令荊州刺史劉表截擊。
十八路聯軍,曹操離去之後,鮑信亦離去。如今孫堅亦離去,此二人的聲望不輸於袁紹,故此當二人離去之後,袁紹覺得再無顧忌。隨後,袁紹便以天子在董賊手中,如此對峙下去,恐對己方不利為由,想要立漢室宗親幽州牧劉虞為帝。
且說聯軍與董卓對持,長此以往,為何會對聯軍不利?
原來,此事卻是與賦稅有關。
如今天下被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塊便是漢朝北方的西部,如今掌控在董卓的手中;第二塊則是漢朝北方的東部,掌控在聯軍手中;第三塊則是相對比較平靜的南方四州,包括荊州、益州、揚州和最南方的交州。
現如今名義上的天子還是漢獻帝劉協,那麼各州的賦稅自然需要上繳給漢獻帝,其實也就是董卓手中。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對於關東聯軍來說自然不是好事,他們一邊打董卓,一邊還要給他錢,這不是在充實對方的力量嗎?所以,關東聯軍的賦稅自然不會上繳。但是,別忘了,南方四州的賦稅還是要交給董卓,畢竟漢獻帝在他手上,人家占著大義。
因此,從這樣的情形看來,隨著時間的過去,董卓肯定更有優勢。
關東聯軍自然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否則一旦他們的勢力被董卓撲滅,到時候董卓就會以謀反的罪名加在他們身上,夷滅三族都跑不掉。如此的話,他們想要與董卓持平,或者說壓過董卓,關鍵就在這南方四州了。
因此,對於關東聯軍來說,當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去搶占下面南方四個大州的利益。
首先,絕對不能武力攻打,你去打他,憑什麼打他?他必然要和你拼命,這樣一來,很容易形成南方的諸侯們和西北的董卓聯手夾攻關東聯軍。
所以,不能取代他們,只能讓他們歸順。他們還是繼續做當地的土皇帝,只是原先交給董卓的「租金」就不用再交了,而是轉交給關東聯軍。
這樣,對於南方的諸侯們來說,「租金」無論交給誰,都是一樣的,利益上不會受到任何損失,甚至交給新老闆,還有可能優惠。
問題是:南方的諸侯們和關東的諸侯們是同樣的級別,他們交「租金」給皇帝是理所當然的事,憑什麼要交給你關東聯軍呢?所以,關東的諸侯們是沒有資格找南方的諸侯們收「租金」的,只有皇帝才有這個資格。那麼,關東的諸侯們就必須要弄一個皇帝出來,才能夠具備這一資格。
於是,關東的諸侯們在袁紹的倡議下,一起來作這個重大的決策:怎樣弄一個皇帝出來。
他們要弄一個皇帝出來,現在是有這個條件的,因為他們已經近似於獨立了,並且董老頭子拿他們沒有辦法。
經過商議,決定推舉漢室宗親劉虞出來擔任皇帝一職。
劉虞憑什麼當皇帝?這不是造反麼?這不是造反。
因為皇帝是漢靈帝的長子,即少帝,他已經被董卓毒死了,董卓又另立的這個小皇帝即漢獻帝劉協,並非是先帝所冊立的,並沒有實際的意義。想當初董卓一句話:少帝不行,讓獻帝上,滿朝的大臣都默認了,只要有劉氏血脈他們都沒意見。那麼,劉虞同樣是漢室宗親,有著劉家的血脈,那他當皇帝自然也是可以的。
南方的眾諸侯們不會在乎誰當皇帝是否合法,因為誰當皇帝都與南方的諸侯們沒有什麼關係。
出現兩個皇帝之後,南方很容易分成兩半,西邊的歸董老頭子,東邊的歸關東聯軍。(各占多少可能不等),有條件形成東西兩漢並存對峙的局面。
董卓的優勢,就是多了皇帝這張牌。而關東聯軍的這個決策,另立一個皇帝出來,既可以使自己行為的結果有可能導致增值,又可以有效的遏制打擊對手方的優勢。
所以,這個決策對於關東聯軍整個大集體的長
第九十四章 另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