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第一次伐魏。這次伐魏開始時進展很順利,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蜀,關中響震。但由於馬謖失守街亭使得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
同年,諸葛亮第二次伐魏,引軍圍陳倉,糧盡而還。蜀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諸葛亮第三次伐魏,攻取武都、陰平兩地。
蜀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伐魏,出祁山。司馬懿率張郃等迎擊,因首戰失利後斂兵不戰。諸葛亮因糧盡退兵,張郃領軍追趕,為伏兵射殺。
蜀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伐魏,進駐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於渭濱。司馬懿斂兵不戰。諸葛亮病逝於軍營中。 綜觀幾次北伐,諸葛亮的戰功均不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與魏軍相持不下,糧盡退兵。
8、空城計
此事見於《三國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的「郭沖三事」,但這件事的真實性值得懷疑。第一,歷史上諸葛亮與司馬懿不曾在陽平交兵。第二,司馬懿既率眾二十萬,又已知諸葛亮兵少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設防持重,無退兵之理,第三,諸葛亮用兵謹慎,不可能令魏延等將重兵在前,自己以輕弱自守。由此觀之,此事不可能是真實的。
9、《後出師表》
《後出師表》疑為諸葛亮的侄兒,東吳的大將軍、太子太傅諸葛恪偽作,而非諸葛亮所撰寫。
10、死諸葛嚇跑活仲達
並非諸葛亮遺計。真實情況是諸葛亮死後,蜀軍秘不發喪悄然撤退,司馬懿率軍追擊,兩軍相近蜀軍長史楊儀命蜀軍「反旗鳴鼓,欲向魏軍」,司馬懿自疑而退兵。
綜觀諸葛亮生平事跡,其領軍打仗確非其的強項,只是《三國演義》的誇大描寫,使人誤認為諸葛亮是個軍事奇才。
其實諸葛亮的才能類似於楚漢相爭時劉邦手下的蕭何,只是蜀國後期缺少了一個類似於韓信的人物(劉備手下的一名軍師龐統的才能便類似於韓信,可惜在攻蜀之時死於流矢),所以諸葛亮只得自己掛帥出征,最終無功而返,病死軍中,假如龐統不死或者諸葛亮能得到一個有武略才能的人協助,那麼三國局面可能會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