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玄幻小說 > 三國之天龍大帝 > 被《三國演義》神化的諸葛亮

被《三國演義》神化的諸葛亮

    大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認為諸葛亮是個文武全才、近乎完美的大人物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並沒有《三國演義》上描繪得那麼完美,在此想向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的諸葛亮。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對諸葛亮的一生做過評價,稱讚其為「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同時也指出,他「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這個評價是公允的,諸葛亮的一生正是印證了這一評價。

    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軍事家,而非一個優秀的戰術軍事家,下文將一一說明。

    一、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

    諸葛亮擅長於治國,這在史書中多有反映。在諸葛亮擔任蜀國丞相後,很注意獎勵農耕,減輕賦稅,使農業得到迅速發展。蜀國的絲織業比較發達,很多人家都養蠶織錦。蜀錦馳名各地,行銷魏、吳、成為蜀國財政收的主要來源之一。諸葛亮還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數民族的關係,加速了西南地區的開發。諸葛亮在治蜀方面的功績,為鞏固蜀漢政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戰略軍事家

    這一點從諸葛亮的《隆中對》便可所見一二。諸葛亮在出山之前便能知曉天下形勢,為劉備分析立業之道。即先占據荊州,再圖巴蜀,以為安身之地。然後內修政理,外結好孫權,待天下有變,則率軍從荊州,益州同時出擊。那麼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一番見解極具預見性,也被事實所證明它的正確性。

    此外,諸葛亮還著有多部兵書,如《諸葛亮兵法》等,這些書中的軍事思想也多有可圈可點之處。 由此不難看出,諸葛亮確是一個傑出的戰略軍事家。

    三、諸葛亮不是一個優秀的戰術軍事家

    這一點或許廣大的「三國迷」們很難接受,因為《三國演義》中記載了太多諸葛亮用兵神乎其神的例子。其實那些例子多為《三國演義》杜撰出來的,歷史上並無此事。

    1、火燒博望坡

    此乃劉備所為,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而且這次戰鬥並無《三國演義》中渲染得那麼大,僅是一場小規模的誘敵戰。另外,據《三國志》,博望坡之火系劉備為引曹兵入伏,偽裝敗退前自燒營寨而引起的,非如《三國演義》所言先將曹兵引入伏擊圈,後用火攻。


    2、火燒新野

    《三國志》中無記載,系《三國演義》虛構的情節。

    3、諸葛亮與赤壁之戰

    諸葛亮除在戰前與孫權同盟方面做過貢獻外,其餘無任何功績。赤壁水戰破曹之役乃周瑜一手策劃指揮,與諸葛亮無關。所謂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等事均屬於虛烏有。

    4、諸葛亮三氣周瑜

    《三國志》中無周瑜與諸葛亮直接接觸的記載,更談不諸葛亮氣死周瑜。(註:雖然《三國志》沒有記載諸葛亮與周瑜直接接觸,但由於《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受歷史的局限,所記過於簡略,所以並不表示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未見過面.但也正是因為《三國志》沒有記載兩人直接接觸,說明即便兩人見面也是在非重要的場合)而且周瑜的氣量很大,非《三國演義》描寫的那麼心胸狹窄。至於周瑜的死,則是因病而亡,非有人為之因。

    5、草船借箭

    《三國志》中無記載此事,但卻記載了一個與草船借箭相似的事,主人公是孫權而非諸葛亮,時間是赤壁之戰後的建安十八年(時值濡須口之戰)而非赤壁戰前的建安十三年。《三國志》之裴松之注引《魏略》上記載「(孫)權乘大船來觀(曹)軍,公(指曹操)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孫)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據此可知,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本自於孫權的「木船受箭」。

    6、征漢中之戰

    諸葛亮鎮守成都並沒有參與此次戰役,此次戰役的總指揮是劉備,為劉備出謀畫策的是法正。

    7、諸葛亮的北伐

    《三國演義》中描寫諸葛亮北伐與司馬懿鬥智鬥勇甚為好看,其實歷史上的北伐比《三國演義》中描繪的北伐要平淡得多。歷史上諸葛亮共五次伐魏,第一和第四次到了祁山,而非《三國演義》所說的六出祁山。北伐大事如下:

    蜀建興六年



  
銀衣人推薦:  
隨機推薦:  妖噬星空  重生之狂暴火法  大唐騰飛之路  韓娛之崛起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三國之天龍大帝"
360搜"三國之天龍大帝"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