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的太平教,發動起義的規模卻是遠遠大於正史或者演義。
初期人數不多,都是萬把人,不過隨著裹挾和吸收,人數迅速膨脹到了上百萬人。不少各自為戰的渠帥,甚至已經不會去顧及與世家甚至皇帝的協議,因為他們的兒女基本上已經送去了自治區,已經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
一時間,各州的糧商直接被洗劫一光,但有抵抗的直接推平。袁閥在豫州最大的商會被洗劫一空,好在留守的袁遺沒有太大的抵抗,不過這也導致袁閥的財物和糧食盡數被劫。
去人留地,人地兩失,去地留人,人地兩存。
袁閥未必知道這個道理,但他們更清楚,世家的真正可怕不是他們手中的權力,而是那龐大的家族成員。隴西李氏沒落,為何大家都不敢對他下手,只因為隴西那邊幾乎都是他們的族人,龐大的族人基礎就是他們依然是門閥級別存在的保障。
何謂世家,就算沒錢沒地位,只要宗祠不倒,只要族譜不滅,大家聚眾數萬人一起工作,把錢都集中到少數精銳上面,至少能堆出幾個官員出來,進而以這幾個官員為基礎,反饋到家族身上,同時家族之人,又是這幾個官員最大的後盾,這才是家族強大的關鍵。
大世家都懂得明哲保身之法,而太平教徒也不敢逼迫太甚,好歹是讓袁閥保留了下來。不過那些想不開的小世家或者土豪就倒霉了,直接就被屠殺一空,家財和糧食也被搶光。
這是張角定下來的基本原則,那就是最大限度的囤積糧食。這是針對提前起義的後續謀劃,既然提前起義,那麼就意味著百姓甚至有可能都沒辦法春耕。
既然沒辦法春耕,那麼起義地方的糧食就會出現問題,現階段還看不出什麼,但秋天之後,他們很有可能就會因為缺糧,而被朝廷大軍剿滅。
或許李煜也沒有想到吧?就那麼一句『小心身邊人』的提醒,就讓張角完善了起義的謀劃,使得原本提前起義帶來的各種不便,迅速彌補了過來。關鍵還是由於黃巾渠帥們沒有了顧慮,所以只要擋在他們面前的敵人,不管是世家還是什麼,他們都不會輕易妥協。
將領拼命,下面的士卒自然也願意拼命,黃巾軍的戰鬥力比歷史上至少提升了一倍!偏生那些世家,這些年也囤積了不少的武器和裝備,皮甲更是裝備了不少,比如袁閥甚至還有馬棚,裡面有五十多匹好馬。甚至於,黃巾軍還搶劫了大漢的馬場,擴充了五千多人的騎兵部隊。
徐州糜氏也遭到了搶劫,不少成員被殺,糜竺不得不帶著弟弟和妹妹南下逃難。他們已經得到了情報,如今整個中原都在鬧黃巾,北上西去都不成,那只有南下了。好在他們和自治區也有點交情,在自治區也建立了幾個小商店,只希望那裡不要遭災了才好。
不僅僅是糜氏,眼看中原到處都是黃巾賊,不願意從賊的百姓只能被迫南下,進入到吳越之地發展,這個人數在不斷擴大。而張角已經事先告誡過各大渠帥,百姓若自願南下,則不能加加以阻撓。渠帥們也有利益在自治區,自然是聽從了張角的吩咐。
這些南下的百姓,有不少歷史名臣,也有不少歷史的猛將。當然隨著甄氏開始南下,甄逸的幾個女兒自然也跟著他一起南下;同時還有一人,那就是隨母親南下避難的步練師!
黃巾賊的叛亂幾乎沒有在長江以南爆發,實則最南邊也就是江夏郡的趙慈,再往南就沒有任何黃巾軍了。這不僅是這個世界,原本的歷史裡面也是如此,或許就如同李煜猜測的那樣,黃巾軍主要渠帥的後裔,其實都隱藏在了吳越之地吧?
此刻的雒陽,氣氛可謂是非常的凝重。黃巾軍爆發出如此強大的戰鬥力還有破壞力,這已經超乎了他們的預計。本來農民運動再厲害,也不可能沒辦法控制住。說到底這些賤民就算有造反的勇氣,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內政,不懂得如何裂地為王。
他們大多只是如同流寇一樣到處流竄,然後不斷的搶劫。等到被固定在了一個地方,沒辦法洗劫別人,本身又不生產,糧食消耗殆盡之後,就是他們完蛋的時候。
本來,應該是這樣才對,誰知道這群傢伙如今聲勢如此浩大,直接聚眾已經快要達到百萬人,浩浩蕩蕩朝著虎牢關這邊殺了過來。別的不說,河東那邊的白波黃巾,還有宛城那邊的南陽黃巾,都在
第3章朝廷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