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陶應要進城,那年輕人忙說道:「能否請兵爺通融下,將我也帶進城呢?我雖是難民,但我身上有銀子,我不會去乞討的!」
陶應望著一臉渴望的年輕人,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傍晚最後一絲餘暉灑落在郯縣城牆上,城牆上的士兵也仿佛染成了昏黃色。
如果帶他進城,就會有更多的人包圍過來求自己幫忙,這郯縣又不是自己說的算的,於是陶應只好在馬上稽首說道:「很是抱歉,我不能帶你入城。不過,你可將你叔父和弟弟名字報上來,如果我在城中遇到,我定會幫你傳達!」
聽聞陶應願幫自己,那年輕人慌忙跪在地上謝恩起來:「謝謝兵爺,謝謝兵爺!」
陶應也示意他起來,其實自己就是順便安慰他的話,自己那麼忙,哪有時間幫他找人去?他可是分分中幾個城池的事情,又不是開尋人公司的!
那年輕人從地上爬起來說道:「我的叔父名為諸葛玄,年齡大約在五十多歲,頭髮有些白。我大弟弟諸葛亮,今年十三歲,還有二弟弟諸葛均今年……」
那青年還在說,卻不想聽到諸葛亮的名字,陶應一個趔趄差點從馬上栽下來了。原本想糊弄一下了事的陶應驚喜的差點手舞足蹈起來了。
冷靜下來的陶應從馬上跳下來,上前就握住了那青年的手說道:「難道你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
一聽那人居然知道自己弟弟的名字,而且居然還知道自己的名字,諸葛瑾甭提多高興了。諸葛瑾也緊緊地握著陶應的手問道:「兵爺,難道你見過我二弟?是我二弟告訴兵爺我名字的嗎?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一看眼前此人果然是東吳後來的大將軍諸葛瑾,陶應激動的眼淚都掉下來了。這簡直就是喜從天降,幸福來的太突然,讓陶應一時心裡竟然沒準備過來。
一提到諸葛亮,陶應第一個念頭就是他在南陽臥龍坡隱居。其實說是隱居,說白了就是在臥龍坡種地。他為何會出現在徐州呢?陶應不知道,更不知道他為何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徐州!
陶應不知道的是史料曾記載,諸葛亮的老家就是在琅琊陽都縣。公元193年,曹操攻打徐州時,諸葛亮的父親死了。於是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便領著諸葛亮三兄弟往南方逃難去了。一家人走到郯縣時,正好碰到了郯縣外的曹操大軍。
曹操大軍見來了百姓,往來衝突搶奪老百姓的財物。一時間琅琊老百姓四處亂竄起來,諸葛瑾與諸葛玄走散了,諸葛瑾被人群裹挾著去了彭城。
諸葛玄帶著諸葛亮等人卻不知道去了哪裡,後來聽同鄉說好像曹操打來的時候,郯縣大門打開了。或許諸葛玄就逃到了郯縣也不好說。諸葛瑾在武原暫住了下來,武原正在派發土地,很多人便留在了武原,而沒有繼續流亡江東。
只是按照彭城頒布的政策,對待移民是五百戶為一村,但是由於難民太多了,武原縣令又下令優先安置湊夠一家的難民。於是安置了近大半年時間,很多同鄉都陸續分到了地,有了地,又有了新住房,他們反而不回琅琊了,但諸葛瑾卻孤身一人,到現在還沒分到地。
沒有分到土地的諸葛瑾聽聞北方不亂了,便萌生了前來郯縣尋找叔父和弟弟的想法。諸葛瑾計劃著找到叔父後,便跟諸葛玄一起去荊州。
天漸漸黑了,陶應望著城牆馬上就要關了,於是忙拉著諸葛瑾說道:「你弟弟在哪裡,我比你更想知道!這樣吧,你先跟我進城,咱們去郯縣去找,如果郯縣找不到,我們就去彭城國找,彭城國找不到,我們就去揚州找,我一定要幫你找到你叔父和你弟弟!」
陶應說完,諸葛瑾突然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磕起頭來:「兵爺與我素不相識,但兵爺如此幫我,此等大恩大德,我諸葛瑾何以相報!」
諸葛瑾說完,陶應忙將他扶起來安慰道:「都是我徐州百姓,我自然會義不容辭的幫你找家人。如果公子想報恩,不如投靠我吧!」
陶應說完便將自己的戰馬讓給諸葛瑾騎了。
李典在一旁不知道陶應又那根筋抽了,怎麼突然被一個流浪小青年引起了同情心了呢?只有陶應知道自己心底到底想著什麼,一直到走到郯縣門口時,他的心還撲通撲通的跳呢,仿佛他面對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大美女甘姑娘一般!
有了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