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正式獲得河內、上黨駐軍的監軍權,其實已經是六月十七這天的事兒了。
不過,他畢竟只是監軍,不是主帥,上任之後,還得先做一些內部統一思想、給將士們重新洗腦建立信心的工作,不可能馬上出擊
畢竟,之前沮授為了讓大家安心打防守戰,告訴他們防守消耗下去、把關羽漸漸疲敝,最終就能拖垮並轉入反攻。所以,部隊裡上上下下蔓延的「如今是長平之勢」的異端思想,沮授也沒有刻意去抹殺,畢竟這種思想是可以被他利用的。
許攸來了之後,第一件事就得把這些思想的影響慢慢洗掉,讓將士們重新認同「現在是巨鹿之勢」,讓軍中所有稍微有點歷史文化底蘊的將領軍官,都建立起必勝的信心,然後才能傳導給普通士兵。
至於普通士兵,他們個個都沒文化,也不知道這兩起分別發生在五百年前和四百年前的歷史事件本末,所以他們的信心其實都建立在基層軍官的基礎上,軍官們有信心了,日常傳達下去士兵也就有信心。
這個活兒,許攸做得非常雷厲風行,但再快也得七八天的準備,加上其他由守轉攻的軍事動員、後勤變化,真正對關羽發動總攻,怎麼也得是六月下旬了。
許攸暫定的總攻日期是6月22日。
從這個角度看,許攸這人雖然貪鄙、熱衷內鬥爭權奪利,但總的來說智商也還是有的。並非那種利令智昏的弱智,跟長平之戰時期的郭開之流卑鄙奸佞之徒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許攸是真的盲目自信,覺得自己的良策可以幫袁紹得天下(或者曹操),同時他自己也能兩全其美得到頂級的榮華富貴、歷史美名。他內心的本意並不賣主求榮。
包括十二年前,他勸當時的冀州刺史王芬圖謀廢漢靈帝另立合肥侯,他內心也是狂妄得覺得他和王芬真能成功,不是他故意賣王芬害得王芬畏罪自盡。
只能說許攸這人何來的自信吧。
另外,不得不指出一點:因為許攸的戰爭準備需要時間,所以,如果袁紹的情報系統足夠謹慎,袁紹本人也有足夠知錯就改的度量的話,那麼他們理論上其實還有悔悟的機會。
因為算算時間,六月十六日已經是什麼時候了?南線跟周瑜、于禁對峙的李素,六月十二就已經推進到牛渚了。
換言之,因為沮授的反抗和爭取,拖延了許攸上任的時間,所以許攸剛上任,南邊的李素其實已經是因為三伏天的暑熱、推進到牛渚後根本無力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
李素的部隊轉入了相持、在艦隊上乘涼避暑,甚至即使分兵上岸了,也選擇「包原隰險阻屯兵」,活脫脫就是一個兵家大忌。
他軍中那兩萬袁紹軍戰俘改編而來的部隊,中暑很多,戰鬥力大減,是非得休整不可。其他部隊也有不同程度的非戰鬥臨時性減員。
要是換歷史上夷陵之戰時的劉備,這樣找林木蔭涼的地方紮營,就該被陸遜放火了。
只不過周瑜也知道李素擅長兵法,看李素只有少量部隊上岸找林蔭處紮營、大部隊還是留在江面的艦隊上,覺得李素有陰謀在勾引他,所以沒有發動反擊。
但是,如果周瑜沒有私心,他在發現李素的軍隊沒有進一步進取、而且有「發生暑熱疫病」的趨勢時,他就該稟報曹操、進而稟報袁紹。
提醒他們可能有詐、李素得到的援軍可能不是劉備的北線精兵和戰略預備隊,而是袁軍戰俘。
可惜,周瑜為了自己的私心,沒有大公無私地設法通知袁紹。畢竟對他來說不管有沒有詐,袁軍全力出擊對他都有好處,能減輕他的壓力。說不定三伏天結束後,李素的兵力就被抽走一部分,他就活下來了。
畢竟,周瑜為了這事兒,已經下了太多血本、聯絡了太多外部力量。早在他決定放棄皖口、虎林逐步往東撤退的時候,他就已經把所有可以拉攏的對象都拉攏上了,不容任何一方退縮,必須各方努力一起發力把劉備和李素壓制住。
當時,周瑜就不但琢磨著如何引誘勸導袁紹轉入進攻,他甚至還利用東海海路派了不少使者船,往夷洲而去、通過夷洲繞過李素掌控的交州南海郡,直插林邑國。
然後告訴林邑王:李素這次為了徹底吞併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