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劫雖然很爽,也一時解決了曹操安撫部隊、進一步擴軍的燃眉之急。不過反撲肯定是很嚴重的。
代表鄴城百官投降的楊修,最近就被無數同僚請託,請他仗義執言為民請命,讓曹操收斂一點。
畢竟除了跟楊修一起獻城抓審配的幾個家族之外,其他朝中忠於袁氏的官員被株連得太多了。
冀州籍貫的官員更是直接看戶口本按籍貫地排隊屠戮,曹操這是壓根兒要帶著冀州世家連根拔起了。
非冀州籍的世家也被藉故殺了一小半,人心之惶惶,可見一斑。
那些被清洗的傢伙,死到臨頭時才意識到一個問題:
曹操在跟袁紹翻臉之前,已經在兗州徐州和部分豫州建立起了自己的穩固統治系統,而且走的是唯才是舉路線,曹操根本不缺人做官。
如果曹操只盯著冀州大家族殺,安撫好其他籍貫地區的人才,局面就可以控制。
楊修幾次試圖旁敲側擊勸曹操收斂,卻終究是不敢把話說得太明。他心中也是悲憤不已,暗忖審配最後臨死安排的計謀,果然還是沒起到太大作用。
但軍隊和貧民非常擁護曹操,眼下鄴城內有重兵壓制,十幾萬正規作戰部隊看押八十多萬百姓,那是無論如何都翻不起浪的。
最後,還是鄴城內的三公中唯一還活著的、也是資格最老的太尉楊彪,實在忍不住暴脾氣了,出面在一次朝議上直斥曹操濫殺無辜、大搞株連,實為聚斂和清除異己。
曹操自然是大怒,也如原本歷史的慣性一般,差點要殺了楊彪。至於罪名麼,當然是栽贓楊彪也勾結審配黨羽。
最後,還是曹操嫡系陣營內部不少官員也跟著勸阻,加上此時已是戰爭結束之後半個月了,連曹操的首席文官荀彧都趕來鄴城了。
荀彧見鄴城的有錢人和世家被清洗的慘狀,也是有些不忍和不支持的,他力勸曹操:
「丞相!楊太尉數朝元老!懷帝時便是朝廷柱石,若殺之,朝廷還剩下哪個懷帝時的三公重臣舊臣?這只會給劉備更多的藉口號召天下士人!
丞相擔心楊太尉壞事,先奪其職位,隔絕其交通即可。再讓人假借楊太尉之意安撫狐疑,使他人不得借其名行事,萬萬不可造次濫殺!」
在荀彧為代表的勸說下,曹操總算是止住了屠刀。決定再過一年半載,等個別的藉口,把楊彪楊修父子一起幹掉!
……
搶劫屠戮完成後,曹操必須兌現諾言,並且按照他已經定下的路線,一條道走到黑,開始給鄴城所有貧民登記造冊分田地。
因為人口變少了,鄴城裡多占土地的世家豪強也都被端了,所以凡是擁有土地不足一百漢畝的冀州窮人,官府都可以發足一百漢畝,然後屯田。
漢朝一百漢畝才相當於後世三十畝不到一點,整個冀州剩下四百萬人口,折合壯丁大約一百五十萬。
也就是只要一億五漢畝或四千多萬現代畝的農田,就夠所有百姓屯田耕種了。
而華北平原是自古就農業開發很徹底的地方,古代耕地面積甚至比現代還高(現代城市和工業用地增加了,占用了耕地),後世的河南省就有一億二畝的耕地,河北省也有一億畝。
當然了,現在曹操控制的冀州,不能簡單等同於後世的河北,因為幽州和中山、常山都被劉備攫取了。
但就算是大半個河北,而且是純平原的那大半個,休耕輪作都夠四百萬人、人人耕者有其田了。
剩下那一小半沒有被端掉的豪強,他們的土地所有權依然被保護,但因為人口減少,也找不到多少佃戶來種他們的田了,窮人都寧可直屬於朝廷屯田。
不當兵的人要繳一半收成納稅,當兵的麼就自己種田自己吃,不用上繳,但戰時要打仗。
曹操手下的行政官僚系統開始全速運轉,瘋狂清查人口、分配田地。
曹操麾下的軍隊系統,也必須為行政系統保駕護航,在這個過程中幹掉各種反抗的刺頭。反正冬季農閒,百姓不忙,軍隊也閒著,正好做這種事情。
鄴城周邊乃至整個魏郡的分田,在十一月底之前就結束了,隨後要波及整個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