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馬上給劉虞寫信,其實就算他不寫信,劉虞也不會任由公孫瓚胡來的,公孫瓚跟劉虞兩人的矛盾由來已久,劉虞對公孫瓚非常不滿,此事說來話長。
亂世的官吏,官多是貪官,吏多是污吏,清官好官,如鳳毛麟角一樣少的可憐,可劉虞恰恰就是這為數不多的其中之一。
就像花中君子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劉虞生性節儉,生活非常樸素,不僅穿的樸素,更是常年酒肉不沾,上行下效,有力的改變了當時奢華鋪張的風氣,遠近豪強、達官顯貴、普通的百姓、紛紛歸心,對劉虞甚是擁戴。
劉虞,有德,仁愛,儉樸,極得民心。
他並不是爛好人一個,有操守,有德行,也有能力。
短短數年,將貧瘠荒蕪的幽州,治理的井井有條,變的富饒,變得安寧,成為各地士民的避難所。
那個時候,中原混亂,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難,而幽州就像世外桃源一樣,這裡沒有戰亂,一派祥和。
對內,劉虞做的出色,對外,也有口皆碑,令人稱頌。
面對異族屢次三番的入侵襲擾,劉虞講究懷柔政策,主張用恩信讓異族歸心,數年如一日,劉虞一直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可是,公孫瓚的做法,和他截然不同,公孫瓚粗莽暴虐,嗜殺成性,每次跟異族交手,都恨不能把異族人斬盡殺絕,劉虞苦勸不住,兩人的矛盾日益累積,漸成水火之勢,早已無法調和。
一個柔,一個剛,兩個性情截然不同的人,自然而然就要走向對立的道路上。
公孫瓚讓趙雲出征烏桓,劉虞就曾勸阻過公孫瓚,可是他執意不聽,幸好趙雲一直屯兵在盧龍賽,遲遲沒有行動。
這邊葫蘆還沒有按下,那邊的瓢又起來了,公孫瓚居然出兵冀州,要謀奪韓馥的地盤,劉虞自然不會答應。
他不僅派人阻止,也從人力物力財力上鉗制公孫瓚。
之所以這麼做,一來,劉虞一向不主張起刀兵之爭,他希望北方諸侯能夠相安無事,為朝廷保留一方淨土。
二來,從自身考慮,劉虞也不希望公孫瓚趁機做大,那樣一來,公孫瓚這頭猛虎必將威脅到劉虞的地位。
可公孫瓚一意孤行,就算劉虞從多方面鉗制他,公孫瓚也沒有收兵的打算,就在這時,公孫瓚得到了一個機會,一個讓自己迅速擴張實力的天賜良機。
當時,從青州、徐州,不下二三十萬的黃巾,向北移動,湧進了渤海郡,而渤海和北平相距並不遠,袁紹此時屯兵延津,對渤海那邊根本無法兼顧。
換句話說,那些黃巾,之所以會進入渤海,正是因為袁紹不在,渤海兵力空虛,守備鬆懈,給了黃巾兵可趁之機。
小小的渤海,早已不被袁紹放在眼裡,他現在在乎的是冀州這塊讓人垂涎的肥肉。
公孫瓚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當即領兵進入了渤海。
……
「子龍將軍,你倒是很平靜,難道就一點也不眼熱?」
方悅和趙雲並馬而行,一邊趕路,方悅按耐不住,一邊喋喋不休的說著「聽說公孫瓚已經進入了渤海,第一戰就旗開得勝,殺敵不下兩萬,而我們待在這荒涼之地,都快半月之久了,骨頭都快要生鏽了。」
「呵呵……」
趙雲聽後,淡然一笑「你就這麼盼著打仗?」
「那當然,男子漢大丈夫,誰不想將建功立業,光宗耀祖,沒仗打,都快把人給悶死了。」
「對了,我們這是去哪裡?」
趙雲笑了笑「你不是想打仗嗎?我此行正是為此事而來,想要順利出兵烏桓,首要前提,必須先把盧龍塞的山路鑿通。」
方悅點了點頭「這我也知道,可我們來這深山叢林裡做什麼?」
「當然是請高人下山,助我們一臂之力了。」
趙雲連日來,除了整軍操練,就是尋訪名士田疇的下落,運氣不錯,原本田疇這會已經被劉虞派人請下了山,可是,因為趙雲殺了董卓,致使長安一片混亂,劉虞此時仍然在觀望,還沒打算派人去長安表明自己作為忠臣的心跡。」
如果董卓沒有被趙雲殺死,劉虞一定會派人去長安,而這個人選
第14章 ,拜訪田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