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孫堅那幾個兒子,孫翊不如孫權,孫匡也不如孫權,孫朗更不行了,就孫策行,可惜被行刺了。所以說孫權在孫堅的幾個兒子當中,他除了有不少地方不如他兄長之外,其他地方,那都比他弟弟強。他那幾個弟弟,在他面前,那也確實就只是弟弟而已。除了說孫翊武藝能比孫權高之外,其他方面,他們確實基本上都不如孫權,這個一點兒沒錯。就孫策行,
可惜早就不在了,那沒辦法。所以說從歷史還有演義上來說,都是選擇了孫權,其人也確實,在守成一道,那做得還是很好的,沒錯。確實,所以曹操有了那話,所謂是「生子當如孫仲謀」,這話里多少都有讚賞其人的意思,這個確實是少不了。不過終究按照輩分來說,
曹操那是和孫堅一個輩兒的,所以可以說是孫權的父親一輩兒,高他一輩,一點兒沒錯。而且他也是有那意思,曹操想說,自己兒子要有孫權那樣兒,是能守住江山,那麼就可以了。不過從歷史來看,曹丕的話,本事是有的,但是和孫權比,確實他還差了,這個一點兒沒錯。
孫權作為東吳的開國大帝,是能和曹操和劉備爭鋒的這麼一個人物。曹丕的話,他肯定不如他父親了,而比起劉備來,其實也不行。那劉大耳朵,就曹操都拿其人沒辦法,更別說是曹丕了,就是。如果說自己兒子本是可以,能守住江山的話,或許曹操就不會那麼說了。如果說曹丕哪地方都比孫權強的話,曹操肯定不會那麼說,而他既然都那麼說了,是有著顯示
一下自己輩分的意思,也一樣兒他是覺得孫權做得不錯,至少是能防守住自己進攻。而自己兒子的話,讓他防禦,那是不如孫權。其人從他父親、兄長那是繼承了大位,確實是挺不錯,能守住,那就挺好。其實曹操對自己兒子的期望也沒說特別大,只要說能守成,那就不
錯了,真的。在他看來,自己要是不在了,就自己兒子,那他都不是劉備和孫權的對手,那兩人可以說一個比一個厲害,曹操是深有感觸。他們是能和曹操爭鋒的人物,那麼曹丕不比上他父親,所以說不如孫劉。所以說曹丕確實是不行,本事不如他父親,野心但是不小,
為了稱帝,那是拿出來多少好處給了世家大族,他自己最清楚。可不是,雖說那時候曹魏時候夠強,那不假,但是世家大族一樣兒不弱,而且顯然,歷史上他們肯定不能和涼州軍比,甚至有的地方都不如現在的兗州軍。所以說這個也是,必須要承認,曹丕稱帝,他的野心造就了其人那樣兒,不過想稱帝從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他要稱帝,實力夠了,能讓劉協
退位妥協,可不給世家大族好處,他們是怎麼都不會贊成的,確實。而曹丕一稱帝,劉備算是緊隨其後,也跟著稱帝了。就只有孫權,他還不夠稱帝的條件,所以就只能是當他那個王,那沒辦法。孫權憋屈啊,他不是不想稱帝,可沒那個條件啊,這個沒辦法,那真是。所
以這個也確實,如果說他要是孫策的話,其人是江東軍老大,那麼稱帝暫時不行,那麼他肯定是要加緊造出來對自己有利條件,快點兒稱帝,這個就是他的想法。孫權的話,他是想稱帝,條件不夠,那麼還得是慢慢來,孫權在開拓疆土的事兒上,和孫策還是不能比的,那沒錯。好不容易拿回來了荊州,結果劉備又來了夷陵之戰,這他們也是,確實是麻煩事兒不
少,那真夠了。孫策的話,在開拓進取上,肯定比孫權強多了,那是。所以說稱帝的事兒上,孫權八/九年最後才才成,不過要換成是孫策,少的話也許不會太少,但是來個三五年,那麼還是沒大問題,必定能把握住。是啊,這個就是孫策和孫權的不同,後者守成,那絕對沒問題。孫權在北有曹操有曹軍那麼大的強敵,西面也有不按照套路出牌的劉備,可以說其
人如此還能占據天下一席之地,三分了天下之一,那麼可以說孫權絕對是有本事的一個。所以連李宗吾也說,孫權是又厚又黑,那可真是。其人說起來,算是在曹操和劉備,在曹軍和劉備一方的夾縫中生存,那真是。第一北方曹操最強,那麼江東怎麼都離不開劉備,永遠
都得和他們聯合,一起對付北方對付曹操,這個就是魯肅的戰略,永遠聯合第二的,一起對付最強的那個。可惜魯肅早逝,要不其人的戰略,也許就沒什麼夷陵之戰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