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孫策不是馬超,他更不是曹操。可說實話,馬超想滅劉備,那是因為劉大耳朵擋著己方前進的腳步了,己方一統天下,那是必然要把劉備一方當成墊腳石的,那沒錯。曹操的話,也有這個想法,不過就看其人和兗州軍一方對劉備一方的態度,其實就不難看出來,他們也是一樣兒想滅了對方,那沒錯。而孫策和江東軍呢,他並非是看不上看不起劉備,可確實,
對方根本,那是江東軍一方的敵對,要滅他們,正常。而且劉備一方的地盤兒和江東還挨著,這個就不得不說,江東就想要奮起,那就必須要滅他們,那都對。所以說就是這麼個情況,那麼最後劉備一方是滅亡了,其實也都正常了。如今看來,他們第一被滅,那其實正常。
他們第一個被滅正常,要不被滅,那才不正常了,確實。就看馬超涼州軍,曹操兗州軍和孫策江東軍,他們其實都想滅劉備一方,就看得出來,他們要是不被滅,那都不對了,確實是。所以說馬超帶著涼州軍去滅對方,最後曹操和孫策,那就直接放棄了,和最開始,那是
不一樣兒。確實,別說他們本來就有那想法,最後還是保不住了,而且滅了劉備一方,也能讓他們占點兒便宜,那就只能說是那麼做了,就是。肯定都是想著己方得到好處,這個一點兒沒錯。不過多少而已,總比弊多利少強啊,那是。就是,要都是不好的,或者說不好的地方更多,那麼兩人兩軍都得往對他們好的那方面做啊,沒錯。那麼最後就是滅劉備,而他
們不再干涉了,如此,對他們才是好處最多,利益最大的,那可不就是了。當然了,這個也算是最後無奈的選擇,那沒錯。至少如果說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覺得要死保劉備,能得到最多最大的利益,那麼他們肯定還得那麼做。不過馬超覺得還好,事實不是那樣兒。他們
或許是能暫時保住劉備,這個不假。可說實話,最後要真那樣兒,可未必就能讓他們得到最多最的的好處利益,那可不是。如果說真那樣兒的話,兩軍不說和己方拼了吧,其實也差不多了,就是。可顯然,真心不會是那樣兒,至少就馬超就知道,他們那麼做了,得不償失。
所以說他們最後就算是看著涼州軍滅了劉備一方,當然他們也是給己方爭了點兒好處,那也是沒錯。沒好處的事兒,誰去做啊,那也是不錯。沒好處的事兒,那曹操和孫策他們也不會做啊,兗州軍和江東軍不會。就是,最後劉備是被滅了,也算是天下大勢了,那可沒錯。如果說換成是江東軍,那麼確實,就不一樣兒了。而那樣兒其實不符合馬超先容後難的策略,
這個肯定要先挑那軟柿子捏,那都沒錯。劉備一方和兗州軍和江東軍一比,確實是軟柿子了,那沒錯。哪方實力最弱,那自然就是劉備一方了,兗州軍和江東軍實力可都超過了他們啊。那是,江東軍都比他們強,就更別說是兗州軍了,那真是。所以說挑了那最軟的捏了,
那可是沒錯。還是那話沒錯,就是歷史沒選擇劉備,哪怕是給了他點兒實力不假,可最後還是沒選擇他(們),給劉備一方滅了。而之後三分天下,不是四分了。其實一想也是,四分天下,那確實是沒有三分天下好,確實是。對馬超涼州軍,對曹操兗州軍來說,對孫策江東軍來說,那都是四分不如三分啊,那是。對他們來說,怎麼都是天下少一個路諸侯最好了,
肯定是啊,都是那樣兒想法,沒錯。如果不是那樣兒,那麼確實,這個就不同了,不一樣兒了。曹操和孫策他們是那麼想,最後也那麼做了,結果也確實,他們算是滿意了,那沒錯。是啊,要是不滿意的話,也就不會那樣兒了。遺憾是有,畢竟劉備還是能和他們聯合,一起對付涼州軍,那都不錯。可天下少了一路諸侯,在曹操和孫策他們看來,其實還是好事兒這
個。畢竟大漢就那麼大,十三個州,可諸侯一多,分地盤兒的就多了。以前諸侯混戰的時候,就算是占幾個縣城,你都能說是一路諸侯。但是如今三分天下,最就算是最沒勢力的江東軍,他們也有兩個州,所以說這個確實,以前不能比啊,那沒錯。兩個州啊,那是幾個縣
城能比的嗎?就算是長安、許都、建業,那也還是不夠。畢竟人家那是兩個州啊,哪怕其中一個都倒數第一。可揚州卻覺得是排名前幾的一個,那是一點兒沒錯。一個揚州,
第九七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