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意於此築城一座,以御河北人馬。」沿著汾水河岸巡視的劉璋,指著汾水河畔的峨眉塬,向著追隨他的一眾文武言道。
河東太守法正,今次他追隨劉璋巡視河東,同時也是在熟悉治下的人文風土,聞得劉璋的話,他抬頭向著峨眉塬望去。
但見劉璋所指的地方為峨眉塬上的一塊高台狀的山丘,由於山丘位於峨眉塬的南面,因此將汾水置於目下,牢牢的把握著汾水這條天然的運輸通道,一旦有事,可隨時切斷汾水這條水路。
一眾文武隨著劉璋近前細看這座高台山丘,待走到近前,諸人皆是連連點頭,那高台三面為陡峭的斷崖,惟有一面陡坡可以作為道路登上高台,簡直是一座天然的土城。
沿著唯一可以登台的陡坡踏上高台,法正舉目四望,他瞬間就明白了劉璋的意圖,也敬佩起了劉璋的目光。
「於此高台築城,往東南可以控制涑水河谷的南北孔道,西北則可控制汾河河谷東西孔道,稱得上是進可長驅突擊,退可守險無虞。」
法正指示四方,同時口中分析起了高台築城的妙用,他稱讚道:「明公見識非凡,縱使是孫、吳復生,亦不足及也。」
河東長史賈逵也稱讚了一句:「敵寇至此,不得此高台,後路有憂,豈敢往關中而行,據此高台,可護關中安平也。」
少時喜歡玩弄什伍的遊戲,又得祖父傳授兵法萬言的賈逵,自是明見地勢軍情,對軍務有一二自己的看法。
劉璋聽著法正和賈逵的應和之語,他只微笑點頭,而今高歡快樂城或許不會出現,但袁紹快樂城即將出場,他將在這裡為袁紹備上一份大禮,如果袁紹置曹操於不顧,先統兵和他爭關中的話。
當下劉璋缺少的是時間,畢竟關中需要復興,然後才可成為他征討天下的基地。
是故現下劉璋無意興兵,同時他也要防著袁紹和曹操一手,南守潼關、陝城,北營蒲坂、玉璧,就是劉璋於關中休養生息的必要條件。
「眼下正值春耕,且待春耕完畢,然後趁著農家有一二閒暇之時,再思慮築城之事至於築城的事宜,吾會調配李休來此,孝直可襄助其一二。」
劉璋給出了築城的時間和築城的督工人選,依舊是他手下慣常土木施工的李休出馬。
土木校尉李休昔日在張魯手下時,於陽平關前走馬嶺上築起一座險城,可是阻擾了劉璋不少時日,也讓劉璋發現了李休在土木上的天賦和才具,一直以來,有什麼築城的勾當,劉璋都是交予李休去辦,李休每次也是辦的妥切。
而這一次,劉璋自然還是屬意李休,他做完調度後,忽的露出微笑,他未曾給這座城池命名:「此外城池的名頭,見山丘三面如壁,其土細膩光滑,就喚作『玉璧』城。」
「好名字。」法正撫掌笑道:「明公給的這個名字,甚是貼切。」
日頭西移,為了避免在高台吹風過夜的下場,劉璋領著一眾文武下了高台,在汾水河岸安營紮寨,他將在此留宿一夜,今夜過後,他也將同法正、賈逵分別。
法正、賈逵將返回郡治安邑,料理處理河東的軍情民事,而劉璋將西返關中,繼續耕耘關中這片凋零的沃土,儘早使關中興盛起來。
入夜,涼風習習,鉤月無聲。
「孝直,河東之事,吾一以託付於卿了。」中軍大帳內,劉璋對著法正殷殷囑咐道。
法正一臉的正色,收斂起了平日的談笑風生的慵懶,慷慨應諾道:「但教明公寬心,正只要在一日,河東就無有風波,必不使河北之甲有一兵一卒進至大河。」
「有孝直在,吾不復憂河東也。」劉璋肯定了一句。
第二日。
劉璋同法正分別,他西行了一段路程,來到了河東鹽池-——盬鹽池。
《漢書·貨殖傳》:『猗頓用盬鹽起,邯鄲郭縱以鑄冶成業。』猗頓本是春秋時魯國人,年輕時窮困潦倒,耕則常飢,桑則常寒。後來問術於范蠡,學得了商賈之術,返回河東後經營有術,成為了一代巨賈,留名後世。
而今猗頓賴以發達的河東鹽池,卻是掌控在了劉璋的手裡,成為了劉璋供給軍需、充實府庫的一條門路。
第514章 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