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官人法!
曹丕在這秦國廟堂之上,首次正式提出了這九品官人法。
就在曹操進位為帝後不久,陳群便將此制進獻給了曹丕,自然得到其大加讚賞。
於是曹丕便連夜入宮,將這九品官人法,又進獻給了曹操,還詳列了實施此法的好處。
曹操卻未做表態,只宣稱要考慮考慮,便暫且擱置不議。
今日,當此劉備稱帝的消息,震驚秦國朝野之時,曹丕卻選擇了在朝堂之上,再提此制。
他自然不全是出於秦國大局考慮。
以曹丕的聰明,自然是一眼看出,這九品官人制,對士家豪姓極為有利。
此制乃皇權對士家的權力讓渡,一旦推行下去,勢必贏得士家鼎力擁護支持。
而作為首推此制之人,他曹丕自然也能贏得秦國中,大部分士家的青睞和支持。
有了這股強大勢力做後盾,再加上勸進之功,加上自己嫡長子的身份,曹植縱然再聰明絕頂,詩做的再好,又拿什麼跟自己來爭太子之位?
只是這九品官人法的利弊,曹丕看得出來,曹操又豈會看不出來。
他不是一個喜歡跟臣下分享權力的君主。
尤其是在曹氏一族家世不夠顯赫,在天下士家之中,屬於不入流的那種存在。
不然他當初為何主張唯才是舉?
不就是因為士家們對他瞧不上眼,大多數的士家人才,都去投奔了袁紹,所以他才不得不從寒門庶族中彌補人才缺口。
士家們給他受的這口惡氣,他現下還憋在心底,從未忘卻。
這種局面下,兒子竟然勸他實施什么九品官人法,向士家讓渡權力,將來他的子孫後代,還有可能與士家共治天下?
曹操當然不情願。
「父皇,現下偽漢強而我大秦弱,倘若這爭奪人心之戰,我們再輸了的話,我大秦危矣。」
「兒臣懇請父皇,以我大秦社稷大局為重,速速推行這九品官人制,以為我大秦選賢任能,以抵禦偽漢不久的將來大舉來攻呀。」
曹丕見曹操猶豫,便再次苦口婆心,以利害相勸。
他這番話明面上的重點,乃是選賢任能,實際上的關鍵,卻在於爭奪人心四字。
曹操心中一凜,驀然省悟。
爭奪人心,爭奪人心…
爭的是誰的人心?
百姓的人心嗎?
當然不是了,百姓向來是烏合之眾,只會跟在士家豪強屁股後邊搖旗吶喊。
他要爭的,自然是士家的人心。
想爭士家人心,光靠喊口號,畫大餅是不夠用的,你得拿出實際的利益,才能顯示出足夠的誠意。
只是你秦國只有四州之地,你餅就那麼大,又暫且打不過漢國,沒辦法獲取增量利益。
沒有增量,那就只能從存量上下手。
說白了,就是割自己的肉,餵飽了那幫士家,好換取他們的鼎力支持。
九品官人法,就是分皇權給士家,就是割自己的肉。
曹操當然不想割自己的肉。
可沒辦法,你捨不得割自己的肉,劉備就要割你的腦袋。
孰輕孰重,曹操還是拎得清的。
權衡了良久,糾結了良久後,曹操還是一聲略顯無奈的嘆息。
「子桓言之有理,這九品官人法,確實是為我大秦選賢任能的良制。」
「子桓,就由你牽頭,與眾臣儘快商議出個具體細則呈給朕,朕好儘快於我大秦推行實施。」
曹操無力的擺了擺手,還是選擇了讓步。
曹丕暗鬆一口氣,忙是大讚曹操英明。
這時,朝堂中原本不吭聲,不作表態的大臣們,紛紛出言盛讚曹操英明。
尤以王朗,華歆,鍾繇等名士出身,德高望重的大臣們,讚頌的最為積極。
還是發自肺腑,對曹操由衷佩服的那種。
「朕壓制了士家半輩子,到頭來為了與劉備爭天下,卻不得不向士家低頭讓步,當真是一種諷刺呢,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