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立刻上前,又等了一會,等那棵枯樹徹底的燒乾淨了之後,才緩步走上了前。
而此時我才發現,那焦黑的樹心裏面竟然還藏著一個人。
不。
更準確的說,那應該一具屍體。
那是一具女人的屍體,女人年歲不大,樣子看起來也就二十來歲左右,皮膚白皙,面容俊俏,身穿著一身古時候的霞帔。
提到鳳冠霞帔,我想很多人都覺得那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衣服了,其實並非如此。
顧名思義,鳳冠霞帔是由鳳冠加霞帔組成的,而其中也有許多講究。
比如一組鳳冠就包括:鳳冠、鳳簪、金簪。
其中,鳳簪是用來點綴鳳冠的鳳凰形狀髮簪,金簪則是在鳳冠里固定髮型用的。湊齊這些東西,才算是一套完整的鳳冠霞帔。
所以,鳳冠霞帔不是衣服,只是配飾。
鳳冠等於頭上的帽子,霞帔也就是掛衣服上的披肩,如果古人成親只穿鳳冠霞帔的話,相當於裸奔我的意思你應該懂。
那麼,鳳冠霞帔什麼時候,或者是什麼人才可以穿哪?
在古代,人與人之間等級制度是非常明確的。
所以,鳳冠霞帔並不是只有在古人成親的時候才穿,皇后妃嬪、還有官太太們平時就能穿,而平民女子再有錢也沒有資格天天穿,只有在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結婚,才被允許穿戴一次,當然下葬也可以。
而且,這還是正室妻子才有的婚嫁特權,小妾是沒有資格的。
現在能理解,為什麼許多古裝片女主放話要男主:「鳳冠霞帔明媒正娶」了吧!
除此之外,雖然皇后妃嬪和官太太們都可以穿,但是根據各人的地位等級不同,鳳冠霞帔的用料、花紋、顏色等等都有不同。
比如下面這組鳳冠,我們看到的是好不好看,古人看到的是等級。
想要看她們的等級地位有多高,數數她們頭上有幾個龍幾個鳳就好。
而平民女子所謂的鳳冠霞帔,只是「借用」的概念,所有的裝飾幾乎都是仿製的,不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比起宮妃和官太太的差遠了。
我說了這麼多關於鳳冠霞帔的事兒,是因為此時在我面前的這具女屍身上的這件衣服,竟然繡著九條鳳凰。
要知道在古代那是以九為尊。
千百年來,我們的前輩祖先一直認為「九」為最高數,又與「久」諧音,所以自古為人們所喜愛。
「九」除了具有其他數詞表示事物的數量和順序以外,還常表示「多」的意思。
清代汪中《述學。釋三九》中說:「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三,以見其多,三之所不能盡者,則約之以九,以見其極多。」
《素問。三部九侯論》中說:「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認為「九」是最高數,超過九,就要進一位,又回到「一」了。因此,自古至今,常用「九」表示「多」。
在我國,人們把九看作「天數」,因為九是龍形或蛇形的圖騰化文字。所以古代帝王為了表示自己神聖的權力為天賜神賦,便竭 力把自己同「九」聯繫在一起。
此外,「九」為奇數之最。
在我國,「九」字最富於神秘的色彩。帝王時代,凡城門數、宮殿數、門釘數多以「九」計,如形容紫禁城「宮闕九重」,太和殿採用「九開間」,故宮的門釘取九九八十一這個數目。
甚至宮廷器物之名亦冠以「九」字,如九龍杯、九桃壺、九龍柱等。
以「九」表示廣大繁雜眾多的詞也不少,如:九天、九州、九重、九泉由「九」的倍數派生而來的數字也受到人們的崇尚,如十八羅漢、十八般武藝;孔子賢者七十二;天壇祈年殿旁建七十二間長廊;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鼓樓擊鼓和寺院撞鐘要一百零八下
為什麼古時人們會那樣崇尚「九」與「九」的倍數呢?
清代語文學家汪中說:「一奇二偶,一二可為數。二加一則為三,故三者,數之成也。積而對十,則復歸為一,十不可為數,故九者,數之終也。」
自古
第三百零六回:樹中女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