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算賬,一如往常。
作為當場宰相,一舉一動,皆有無數雙或敵或友的眼睛盯著他,猜測其動機,揣摩其心思。
狄夫子早已習慣。
一日無話。
卯初二刻又至,狄夫子離座,依舊率先出殿。
不過這一回,他腳步略微放慢了點,有些慢吞,路過御史台時,恰好碰見同樣下值的御史中丞沈希聲。
「夫子。」沈希聲行禮。
狄夫子背手身後,輕「嗯」一聲,徑自走在前面。
沈希聲不動聲色跟上。
二人似是順路,去往應天門的,又恰好撇開了主幹道的人群大部隊。
短暫的路程里,狄夫子頭不回的對沈希聲言語了幾句。
後者微愣,不等他多問,二人臨近應天門,狄夫子上前,迎上朱紫公卿,把沈希聲留在了身後。
這位御史中丞臉色若有所思。
翌日一早。
御史台的一位年輕監察御史,帶著一紙文書,昂首走進天官吏部司。
年輕御史要求調用江南道今年各州縣上報的政績考狀,事無巨細,悉數帶走,供長官複查。
御史台有監察百官之權,包括對官員政績升遷憑據的複查,調用這些檔案倒也不足為奇。
吏部司官員掃了一眼文書右下角某位沈大人的印章與簽字,確認無誤,便轉頭帶人,入庫取拿檔案。
……
夜涼如水。
積善坊內,一座低調樸素的宅邸,白日門外的車水馬龍早已散去,直到深夜才稍微安靜。
此刻,這座宰相宅邸內,燈火稀疏。
這與周圍燈火通明、徹夜不息的富貴府邸,還有不遠處的洛水邊、臨水長街上一座座閃耀五顏六色燈光的華美朱樓,形成鮮明對比。
沒錯,在洛陽,當朝宰相與愛出汗的有技術的女子,甚至能住在同一個里坊。
洛陽城內街道縱橫,里坊毗鄰,特殊的里坊制度便於管理,雖有宵禁,但是洛陽城乃是當世第一等繁華之所,匯聚百萬人口。
宵禁也只是限制各個裡坊間人員流動,絲毫不限單座里坊內的特殊夜生活。
不遠處洛水畔的青樓喧鬧,絲毫沒有打擾某間書房內的沉默氣氛。
狄夫子安靜翻看一本本奏摺與考狀,
桌上,獨亮的一粒燈火,隱隱照耀出奏摺與考狀上,那些江南道江州官吏們的姓名。
甚至其中某一本奏摺上,還有「歐陽良翰」一閃而過的四字名。
關於龍城治水與折翼渠的所有上報奏摺,全都在這裡。
其中,還包括記錄州縣各級官員評價與見聞的考狀。
全都是圍繞那一座折翼渠的修建始末與詳情。
雖洛都與江南道遠隔萬里,但關於某位年輕縣令默默修建折翼渠的全過程,漸漸在燈火下眯起眼睛的胖老頭腦海中,迅速拼湊出全貌。
對於這種事,狄夫子從不偏聽,
哪怕是謝旬、沈希聲等親信晚輩。
「呵。」
狄夫子輕笑一聲。
他翻了一圈官員們關於折翼渠的上報奏摺,有些理解為什麼這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水利營造,
在上報洛陽之後,絲毫沒在天官等三省六部引起哪怕一絲討論了。
除了吏部司里,負責考核地方官員政績的上官疏忽職守。
還有這一整條能反饋地方官政績的渠道,幾乎完全僵化堵塞的緣故。
這些奏摺裡面,江州府的一大半視察官員、還有龍城縣周圍被惠及的數縣官員,言辭皆不吝誇讚。
但也有泛泛而談、或褒中有貶的,例如那位江州刺史王冷然。
試看,天下十道其它州縣,上報給天官吏部司的政績工程,無不是統一的褒獎之詞,默契抱團,吹的天花亂墜。
人家的政績,是只有三分貨,也硬生生吹成十分。
而這座折翼渠倒好,實打實的十分貨,金閃閃的政績。
結果吹沒吹的怎麼樣,還有一批人暗戳戳的拉後腿,
第279章 夫子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