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確定一個消息,就是作者會恢復更新,節奏不知道能保持到什麼地步,總之儘量保持更新,爭取到把這本書寫完為止。
然後麼,就是作者欠各位至今仍然在支持這本書的讀者們一個道歉了,請容許作者在這裡真誠地說一句——
「讓各位等到現在真是對不起!」
後面是作者的一些閒談,算是些無謂的解釋和作者這兩年多來的想法和過往,也算對各位的期待有個交待,當然如果您不感興趣的話只看這段話之前的內容就行了。
說句實話,在鍵盤上打下這些字的時候作者心情是複雜與忐忑的,甚至有點恥於下筆的感覺,把自己的未完成作品扔下兩年不管的作者怎麼說也稱不上是好作者,怎麼罵都不為過,自認為是個資深讀者的作者對此再清楚不過,不過作者終究也是常人嘛,就算心裡頭有被罵的準備了,想想會挨罵心裡頭總不會好受。
當初寫這本書的時候作者正處於賦閒期,白話講就是閒著沒事幹的狀態,您若看看這本書前一百章之間慘澹的評論數就能知道這本書最初對作者來說不過是練筆作,職業作者不會在數據那麼糟糕的情況下繼續寫下去的。當時的作者從來沒有對她產生過任何功利性的想法,後來讀者群漸漸累積起來了,作者的野心也在膨脹,想著能讓這本書更加精彩完善能夠滿足不同讀者的口味需求,這是本文中段文風和內容變化的原因。
很可惜,事實證明改變的效果不甚理想,數據不能說明一切,至少它是個很好的佐證,就好比一個幼年放任發展的孩子,待到豆蔻年華時再行矯正早就為時已晚,作者那時候是抱著相當的遺憾去看這本書的,於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加完美的「孩子」,作者將目光投向別處新寫了另外一本書。
「如果讀者們是沖我這個作者來的話,下一本會更受歡迎的吧?」當時作者這麼自以為是地想。
有句話叫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此言不虛,儘管另一本書作者挑選了更適合作者的題材並且下了更大的心力,收穫的結果卻是寥寥,您若現在想看看那本書的話很遺憾地被作者某次酒後怒刪了,在這裡也向另一本書的忠實讀者道個歉,幾十萬字因為一時衝動化為飛灰,作者自己事後相當的後悔。
不管對與不對,作者那時候都打從心眼裡萌生出一股被背叛的感覺,想寫一本好書最需要的不是文筆和題材,而是愛,愛若沒了寫作就不再是種樂趣而只剩下責任,那時候起作者就好像自己精心栽培的孩子不成材,最後也遷怒到其他孩子身上一樣怠慢了這邊,其結果就是懶散的更新和讀者們冷清的反應,惡性循環。
沒了愛甚至連責任心都淡了,漸漸地寫作就成了累贅,當時正逢作者有新的工作機會,便決定放棄寫作爭取回去當現充,一晃兩年多,雖然偶爾自己會在夜裡寫點只給自己看小東西,雖然偶爾也會想起自己在網上的「孩子們」,結果卻是連看評論區的勇氣都沒有,一直放置到現在。
回來的理由更現實些,不是作者忽然良心發作也不想跟您賣慘,那些偶然爆發的情緒不會持久,其實是作者辭職了,並非能力不足而是性格使然,就又有了空閒可以整理心緒。辭職時候職場一位舊友跟作者說你辭職這個決定挺明智的,你是個藝術類型的人不適合現在的事務性工作,作者苦笑說我五音不全算哪門子藝術家,舊友就跟我說搞藝術不一定要唱歌跳舞,作者這才猛然想起被自己丟在電腦角落裡窖藏了這麼長時間的備份稿。
辭職第一天,正逢作者生日,作者把老存稿翻出來看了一整夜,驀然發覺除了中二一點倒也不像以前覺得那樣的不堪入目,可能是因為那時候讓作者這麼覺得的情緒已經被時間衝散了,終於鼓起勇氣打開評論區,挨罵是應該的沒面目抱怨,但也有很多還記得這本書的支持者,看得作者有些小感動。於是乎,作者重新撿起當年被扔下的筆,準備給我的長女一個完整的歸宿,很長時間沒有正式寫東西了,能保留下來以前幾成功力作者自己也不清楚,心境不同可能風格也會有些變化,寫差了還請您多擔待,好,要說的就這麼多。
最後的最後,至那些還在支持作者和本作的忠實讀者:
謝謝您,這是我的錯,實在對不起,請給我一個改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