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底德俄奧匈就結成了三皇同盟,這個同盟的性質實際上是德國保障自身戰略安全的防禦性同盟。請大家搜索(品書¥¥網)!更新最快的小說但到了1882年的時候,俾斯麥已經不再滿足於這個固實則脆弱的同盟,因為中國在歐洲事務上一直支持德國這讓俄國實際上抱有十足的戒心,俄國從沙皇到國家杜馬都十分清楚一旦中國和德國有意向對付俄國,俄國將面臨兩面夾擊,而結果顯而易見,在加上俄國一再的在巴爾幹問題上刺激奧匈帝國和土耳其這讓俾斯麥已經厭倦了俄國這頭一直在接受英法援助的北極熊,即使俄國在歐洲依舊占據一席之地依舊是一等一的大國。
那麼誰會是俄國的替補者呢?在歐洲能考慮的對象在俾斯麥真的有幾個,瑞典丹麥比利時荷蘭義大利甚至是奧斯曼土耳其都可以成為俄國的替補。比利時和荷蘭因為良好的地理位置實際上是德國的第一選擇,但荷蘭和比利時歷來有靠近法國的思想加上他們自己想要中立左右逢源的念頭,他們明顯不會投入德國的懷抱。但實際上老毛奇趨向於拉攏荷比兩國在他的戰略里下一次一旦德法開戰在中國無法直接派兵援助的情況下,德國想要進攻法國只能走荷蘭和比利時(施利芬計劃的雛形)。
在俾斯麥蘭和比利時只能拉攏以確保一旦開戰兩國的中立和德國的借道。真正有價值讓德國結盟的實際上只有義大利瑞典和土耳其了。丹麥的作用在基爾運河建成後已經被無限放小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宗教矛盾讓俾斯麥覺得與其結盟的最好時機是在開戰以後,現在結盟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本來俾斯麥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促成和義大利的新三同盟,但一場變故打消了俾斯麥的念頭,1882年6月2日義大利榮譽總統義大利民族統一運動的著名領袖傑出的游擊戰專家加里波第逝世,享年75歲。這一年的義大利根本沒有心思和德國人談什麼結盟的事情,尤其是新上任的義大利總統克里斯蒂安·法蘭是威尼斯出身(威尼斯和巴倫第現在還在奧地利的控制下)。
瑞典王國,簡稱瑞典,是一個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首都為斯德哥爾摩,它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瑞典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現在還是俄國領土)隔海相望,於西南通過厄勒海峽大橋與丹麥相連。瑞典王國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東南部,面積約45萬平方千米,是北歐最大的國家。海岸線長7624千米。從1397年起是受丹麥控制的卡爾馬聯盟成員。1523年重獲獨立。
公元1100年前後開始形成國家。1157年兼併芬蘭。1397年與丹麥挪威組成卡爾馬聯盟(kalmar),受丹統治。1523年脫離聯盟獨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薩(gustaiksson vasa)被推舉為國王。
1654至1719年為瑞典的強盛時期,領土包括現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以及俄國波蘭和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地區。17世紀時瑞典在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中躍升成為歐洲強國。18世紀大北方戰爭1700~1721年)後沙皇俄國取代瑞典在歐洲的地位。1718年對俄國丹麥和波蘭作戰失敗後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參加拿破崙戰爭,1809年敗於俄國後被迫割讓芬蘭,1814年從丹麥取得挪威,並與挪結成瑞挪聯盟。
這個維京海盜的國家有著絕對輝煌的歷史(當然和帝國沒法比的)。現任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他是瑞典及挪威國王奧斯卡一世和王后洛克滕堡的約瑟芬的三子,母親為古斯塔夫·瓦薩的後裔。
結不不科情敵學陌冷諾封鬼
他統治的瑞典進行工業化,使科技迅速發展;但瑞典-挪威聯合也是他在位期間解散的。瑞典挪威聯合的解散對他的聲望是一擊致命的打擊,這時德國人拋過來的同盟條約絕對是誘人的美食,要知道芬蘭現在還被俄國占著呢!沒有那個瑞典國王不願意收回這片曾經的重要屬地,為此瑞典人爆發出比俾斯麥想像中更大的熱情。
1882年8月11日瑞典首相阿爾維德·波塞秘密訪問德國,商討
第二百零七章 新三皇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