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麾下十六個騎兵營的將士來源十分複雜,很大一部分都是草原上的胡人戰俘,雖然經過各營將領的訓練,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但是照比契丹騎兵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從上一次與契丹右信王耶律阿木麾下騎兵大軍的那場仗就能看出來,玳安軍的騎兵不如契丹族的騎兵。
不過劉基麾下的步兵營,倒是劉基手中的一大殺手鐧,特別是步兵營配備了克制騎兵的長木槍,如今的長木槍都裝上了鐵做的槍頭,殺傷力又增加了很多,並且長木槍的長度增加到了五米,槍桿也更粗了一些。
這次救援墨溪城,劉基幾乎捨棄了大部分輜重,可是四個步兵營以及近衛營所配備的長木槍,卻一桿也沒有捨棄,都帶到了墨溪城外。
步兵本來就是晉國的立國之本,而劉基麾下十二個步兵營的將士,基本上都是晉人,可以說每個步兵營都是劉基的嫡系部隊,高順、徐榮、李信、蒙武這四個步兵營,更可以說是嫡系中的嫡系。
高順的步兵營就不需要多說了,劉基從系統那裡得到的陷陣營將士,如今剩餘的人都被分配到了高順麾下,另外高順這個步兵營的四名步兵校尉分別是丁奉、程軼、趙賁和史敬思,他們四人都是二流武將,丁奉武力值79點,程軼武力值78點,趙賁武力值78點,史敬思武力值79點,史敬思是唐朝末年節度使李克用十三太保中的十一太保。
高順也是二流武將,武力值是78點,雖然新的陷陣營沒有一流武將和頂級武將,但是經過高順和四位步兵校尉的訓練,如今的陷陣營八千將士,武力值最低的也在30點以上,再加上有真正陷陣營將士充當骨幹,新的陷陣營可是說是十二個步兵營裡面戰鬥力最強的。
徐榮的步兵營,四名步兵校尉分別是武力值78點的楊志,武力值79點的徐寧,武力值78點的索超,以及武力值78點的康君立,康君立是唐朝末年節度使李克用十三太保中的十二太保。
李信和蒙武的兩個步兵營,雖然是以原上源城的守軍組建起來的,不過劉基對這兩個步兵營也是非常重視,特意把武力值77點的李存勖、武力值78點的李存信、武力值76點的李存進和武力值77點的李嗣本,這四位唐朝末年節度使李克用的二太保、四太保、五太保和六太保,抽調到了李信和蒙武的麾下。
鄭瑋和王季這兩位童斌的徒弟,還有原上源城的孫汝越和牛志這兩位三流武將,也都在李信和蒙武的麾下。
劉基聽取了蘇烈的建議,沒有再派遣騎兵加入正面戰場,與契丹騎兵硬拼,畢竟他也清楚,自己麾下的騎兵,在戰鬥力上照比契丹騎兵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而是讓高順、徐榮、李信、蒙武的四個步兵營,立即把排好的戰陣向前移動,隨即劉基就給正面戰場的四個騎兵營下達了向兩邊撤退的命令。
這個時候契丹大軍已經向正面戰場投入了七個萬人隊,陳武、樂進、于禁、潘璋四個騎兵營已經抵抗的非常艱難,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之後,四個騎兵營剩餘的將士不再與契丹騎兵進行糾纏,立即向北面和南面撤退。
當然這個時候有相當一部分玳安軍的騎兵將士,已經無法撤走了,被數量眾多的契丹騎兵圍攻而死,唯一幸運的是,這四個騎兵營的四名騎兵都尉和十六名騎兵校尉,全都逃出升天,沒有陷在數萬的契丹騎兵之中。
契丹右禮王耶律齊看到玳安軍的騎兵向兩邊敗退,並沒有帶兵去追擊,而是繼續指揮著七個萬人隊沖向了玳安軍的本陣,至於擺好了戰陣的三萬二千餘名玳安軍步兵,耶律齊根本沒有放在眼裡。
四個步兵營的三萬二千餘名玳安軍步兵將士,擺出來了一個長長的戰陣,頭一排就有兩千名士兵組成,而戰陣的後面則還有十五排步兵將士。
第一排的士兵把長方形盾牌豎起來放在地上,直接就把整個人都遮住了,剩餘的十五排將士也把小一些的長方形盾牌舉了起來,在頭頂上形成了一層防護牆。
這樣一來,契丹騎兵向步兵戰陣射來的箭,就幾乎威脅不到盾牌保護下的步兵將士,就算有箭從盾牌的縫隙中鑽進去,也可能會被鎧甲擋住,三萬二千餘名玳安軍步兵可全都披甲了,而且很多人配的還是鐵甲。
看到己方的弓箭手沒有給晉人的
第二百七十二章 墨溪大戰之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