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霸之前可是他那一位好兄弟的皇宮護衛統領,對於他那一位好兄弟可是忠心耿耿。
雖然因為皇甫明昭遺令的關係,最終選擇了向靖王低頭。
但靖王一直都明白一點,炎霸忠誠的對象也從來都不是他。
而對于靖王來說,他所相信的也從來都不是炎霸,而自始至終都是南宮七星。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才將他調到河陽道之中,也算是充分發揮他的價值了。
而且,河陽道到底也是他之前的大本營,將炎霸調到這麼一個地方去鎮守,靖王可以拍著胸脯信誓旦旦的道,這是他對炎霸充分的信任。
而先帝駕崩,就連皇甫明昭最後為了這大蒼天下,為了讓大蒼這最後一批的忠臣可以活下去,毅然自己割下了自己的腦袋。
自此,大蒼正式進入無帝的時代,炎霸這心氣就有些頹了!
他作為護衛大將,但卻無法護主,反而主子用命來換得了他活下去的機會,他沒有追隨兩位帝王而去,也就是當時的皇甫明昭心心念念的拜託他們不要讓這大蒼天下落入外姓人之手,這最後一口氣在支撐著他罷了。
可終究是心頹了,自此之後,炎霸日日借酒消愁。
當軒轅黃偷襲過來的時候,他還在呼呼大睡著呢!別人都殺進家門了,他才悠悠醒轉,這才慌忙抬起兵器去迎敵!
也幸虧他只是守將之一,而不是主將。
軒轅黃親自領八千黃巾力士為先鋒,後方大將達鴻領十五萬兵馬為主力,一路之上連破十三城,已經殺入了河陽道之內,這消息也總算是傳到了河陽道刺史古塵與河陽道行軍江水寒那裡。
可軒轅黃領著最為精銳的黃巾力士一路上激流勇進,而率領主力的達鴻在後面幫軒轅黃兜底,沿途的守軍根本無人可攔。
甚至還有幾個蠢夫,當看到作為天師道之主的軒轅黃居然親自當先鋒之後,居然還妄想著趁著對方主力還在後面的情況下,拿下軒轅黃成就不世戰功,但那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而且,軒轅黃對於一些堅固的城池,也甚少進行強攻,不到了關鍵性的時候,當然不可能將黃巾力士這種精銳部隊用在這種慘烈的攻城戰之上,否則也就太奢侈了一些。
一般來說,軒轅黃這個時候都會選擇繞開城池。
這種舉動,是一種特別危險的舉動,畢竟城市可以繞開,但有一城敵軍在你的身後,隨時可以斷了你的糧道,沒了糧的話,數量再多,質量再高的兵馬,也不過是一群軟腳蝦。
可軒轅黃這麼做,又不是真的想要繞開這座城池,其實不過是釣魚執法罷了,等到了城內的守軍,妄想著可以斷掉軒轅黃的糧道的時候,大將石勒與王世充卻率領輕騎突然殺出,以此來消滅敵軍城內的有生力量,之後才慢慢的對城池下手。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江水寒甚至都還沒有想好怎麼應付軒轅黃的天師道兵馬,威王那裡,便以楊素為主將,同樣領十五萬兵馬,席捲向河陽道。
大將袁統一戰兵敗,不僅將自己折了進去,就連族弟袁成,也被丟在了這一戰之中。
好在,最關鍵的時候,河陽道袁家的後起之秀袁紹在大將韓猛、韓瓊、高覽的輔佐之下,站出來整頓軍心,這才保住了一部分兵力,依託寒江坡死守。
可天師道和威王加起來總共三十多萬大軍襲來,這讓河陽道刺史古塵與河陽道行軍江水寒壓力山大,在兩方勢力單獨一個殺來,光以他們河陽道的兵馬,想要擊退對方都得耗費上偌大的一番力氣。
而兩方勢力一同殺來,江水寒就算是靖王手底下知名的大將,但一時間也沒有破局之法。
不得已之下,只能夠一邊向著河南道的靖王求援,一邊兒派人傳信給南邊的鎮南軍,請求他們行圍魏救趙之計。
靖王那裡不必多說,那是當然不可能坐視不管的,尤其是靖王的頭號猛將南宮七星,當天說自己的兒子戰死之後,心中的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