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繼儼參觀皇家莊園的時候,李岌也已經召集群臣商議南征漢中之事。筆硯閣 www.biyange.com
任圜、元行欽對於李岌的選擇有些不理解,他們一直主張按照原來莊宗滅梁的路線,先取幽州,再進攻滄州、魏博。而李岌向他們說明最漢中的意圖是先打通與蜀地的商路,其間有巨大的經濟利益,而黃河南北之地,由於連年戰爭,民生疲敝,得到了就得投入巨大才能安頓民生,早得與晚得都無所謂。
這些人才理解,李岌對於戰爭的理解是有沒有好處,如果沒有利益,暫時就先放置,一切以經濟利益為先。
至於打仗,一群武將們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既然決定出兵,李岌表示這次自己就不想御駕親征了,關於主將的人選他認為任圜前次伐蜀也參加了,比較合適。但是任圜現在是當了宰相,表示自己是文臣,不宜領軍,給推脫了。其後任圜提議讓夏魯奇掛帥。
結果李岌搖著頭:「夏將軍是騎將,而此次征漢中多為山地,他不熟悉,且要以步軍為主,他不合適。」
樞密使元行欽道:「臣願前往。」
「興元府乃是末節,勝負無關全局,李嗣源有可能會從鎮州、定州方向反攻,還需要坐鎮晉陽,統籌全局。不如讓張敬達為帥,藥彥稠、安從進為副,另外從晉陽、河中抽調部分兵力,同華軍要防禦潼關,就不出動了。」李岌想了想之後說道。
既然天子已經提出人選,眾人就有有些不甘心張敬達撿了個便宜,也不好直接反對,就算是通過了。
另外李岌還任命熟悉蜀地的前蜀王王衍為兩川招撫使,前蜀國宰相張格和庾傳素為隨軍參事,跟隨張敬達大軍一起出征,為他出謀劃策。
任圜在聽了之後諫阻道:「這王衍乃前蜀國主,在蜀地還是有些人望,陛下此舉有放虎歸山之嫌。」
李岌笑道:「朕沒看出來王衍哪裡象老虎了,況且蜀地亂不亂與朕何干,孟知祥和董璋兩人各懷鬼胎,亂了正好火中取栗。」
眾臣見他這麼說,知道是天子這是在打蜀地的主意,便不再相勸。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李岌開始把晉陽三大營的禁軍軍兵,這些已經訓練成熟,學會了讀書識字,遵守紀律又有些手藝的駐屯禁軍需要輪流到北地草原的屯堡駐紮,再換一批屯駐軍到晉陽周圍駐紮,接受新的調教。
北地草原上的屯堡雖然已經建好,可是邊地的日子要比在晉陽時艱苦得多,這是一定的。駐屯軍需要開墾荒地,築堤修壩挖渠,需要重新建造新的工坊,這些都需要有經驗的老軍戶來帶著幹才行。
一批新的屯軍,大概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基本掌握一門種地和一門水利、建築或是工坊里的手藝,外地的駐屯軍需要輪換過來培訓,這也是增加他們忠誠度的一種形式。畢竟做過天子禁軍和沒做過的,內心的感受都不一樣。
晉陽禁軍每天的讀書看報等「洗腦」活動要比各地的屯駐軍頻繁也有規律得多,主要是培養加強他們的紀律觀念和忠於皇室,忠於帝國的意識。
但這一次調令下來,與平常的移營明顯不同,各營中只抽三分之一青壯,並且不帶家眷。當軍官們宣讀完命令,有人興奮、有人恐懼,也有人內心忐忑……反正大家都意識到,這次是出去打仗,而不是調防。
大軍從初十就開始準備,先是在清源的大營中集中,從太原府和忻代各屯軍抽調的一軍五營共萬餘人馬,很快就匯集了起來。沿途各指定的每天紮營地點,已經接到命令,準備好糧草伙食供應。
正月十六,晉北還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時候,晉陽馬步軍共一萬餘人,出征漢中的軍令終於下來了。
李彥瑋冒著雨雪,在來回檢視著自己的隊伍,天氣不好,並不是個適合行軍的日子,然而戰鼓已經擂響,號角回應,就是天上下刀子,他也必須率大軍在今天趕到交城。
清源大營西面的一處高坡上,一隊甲騎肅立,禁軍大將元任和晉陽南大營主將安審琦在目送這支出征隊伍的離開。
安審琦面無表情,一言不發,只是看著李彥瑋在雨雪中來回縱馬狂奔,在鼓舞將士們的士氣。他有些生氣,自己請命出戰,卻被天子以他是騎將,不適宜山地作戰為由給駁回了。皇帝選擇的晉陽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