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至少八萬人撤退進入瀋陽以西的山區,海宋進攻占領土地的目的達到了,但是儘可能消滅共和軍的力量並沒有達到。
北良現在面臨著所有入侵軍隊都要面臨的問題,1:要麼停下來穩定占領地區,然後再繼續推進。2:繼續推進,徹底打垮地方成建制力量,然後再對占領區實施清掃。
這兩個問題不是兩個單獨的問題,而是連續在一起的問題。如果選擇1,,那麼占領軍遇到的情況就是,守衛的正規軍隊如果沒有被徹底消滅,那麼清掃占領區的游擊隊就相當於在水裡面試圖擰乾海綿。根本清不乾淨,掃蕩完一次後,有著大片產糧食,產武器的正面戰場的力量,為了減輕正面戰場的壓力,會再次往敵後投放力量。儘量將戰場分散化。游擊隊根本掃不乾淨春風吹又生。
如果選擇2,直接在正面戰場獲勝,打垮正規軍力量,讓後方游擊隊成為無源之水,元朝就是這樣的,入侵的時候,南宋四處烽火起義,可惜已經沒有正規軍的配合,結果被元軍逐個撲滅。
但是如果選擇2的話,就要有短期拿下守衛軍隊正規軍的力量,徹底摧毀正面抵抗力量的礦場工廠農場,讓其無法組織正面抵抗的力量。如果不能短期達到這個摧毀主要的戰略目的,一旦時間拖長,後果是什麼?嗯貌似這個世界拿破崙還沒有出生。
所以說能,作為一個優秀的抗戰領導階層。你丫硬是要把敵後和正面分成兩部分?打壓甚至貶低一方的作用,只能說這樣的主導抗戰的勢力,真的不是一個好的領導。
近十萬的通遼地區共和軍,一部分轉入赤峰,錦州附近的山區,一部分轉入興安盟地區,依靠著跨越山區的鐵路線補給保持自己在這片山區抵抗的存在。
至於海宋氣勢洶洶兵鋒兩百公里的前方,共和軍正面力量開始大規模在松花江畔松原市集結。這樣的布置等於是勾著手指,讓海宋過來打。
至於北良的選擇很簡單了,北良絕對不會選1,徹底平定後方的反抗者,這根本沒法平定,赤峰錦州一代的共和軍部隊就算打完了,還會從承德關內實施補給,共和軍跨越山巒的一條簡易公路已經修成了。而共和軍的招牌,就是游擊戰,李子明在南部山區當初在南部山區兜著大明帝國,四個集團軍兜圈子的場面,給這個世界上的軍事專家的印象不可謂不深刻。至於大興安嶺地區活躍的共和軍,海宋更不可能上去,一條鐵路在這片山區可不是開玩笑的。
現在海宋由於東北正面戰場和後方戰場的威脅都在,是根本得不到東北這片土地的物質正面產出的。凡是農田礦場,由於不安全的生產環境和橫徵暴斂,巧取豪奪的土地兼併,生產大量荒廢。
海宋在東北戰場是維持的高消耗,已經是海宋海外戰爭維持的極限。海宋已經容不得拖沓了。面對共和軍在松原市的集結,北良當機立斷選擇朝著該目標進攻。
幾個海宋集團軍的軍團長剛剛到達長春,宣布收復這個象徵意義的陣地沒過幾個小時,命令其繼續向前的軍事命令向前。這幾個海宋的集團軍長官不乏元老家族中的旁支子弟。對待北良這位元老的命令,私下裡不乏嘲笑北良:「不願意在這片傷心地停留太久。」言下之意是他們這些輕而易舉占領長春的人非常有水平。這當然是插科打屁了。可是這些集團軍軍官根本沒料到戰爭會怎麼發生。
任迪現在哈爾冰,看著一張軍用地圖,旁邊的參謀長不停用手一紮兩紮的量地圖上兩點的距離,然後通過比例尺計算。軍用地圖和普通民用地圖不同,普通地圖上沒有標註,但是可以縮短兩地行軍距離的羊腸小道都徹徹底底標上了,並且地勢高低不同,是否有森林草木遮蔽。是否有河流阻擋。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實際測量了,為的是計算部隊行軍的大致速度。
至於任迪,不用手的長度來比劃地圖了,任迪所謂的高智力高感知,具體多殺距離,用不著尺子量,一眼就能看出來。松原這個城市在任迪的位面,差不多是1693年建造的。而本位面,吳三桂在海宋的扶持下,占據東北後,為了控制松花江平原,按照海宋的技術人員的建議,在這裡建造了一座城市。最初這座城市是以軍事為目的。然而隨著東北無戰亂。後金在火器時代再也沒有復起的可能,這座城市開始向著聚集地發展。當共和軍開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