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江山的面前夫妻之間說話不能說得太明白。
如今李麗質做的事情就是控制關中經濟。
在如今大唐經濟建設不完善的情況下,掌握了大唐的經濟命脈,也能反逼李世民就範,天下生民離不開的就是衣食住行。
涇陽需要自保的實力。
雖說這麼做有些誅心。
可涇陽需要這樣的實力。
需要可以抗衡皇權的實力。
回到自己的書房,李正打開一張圖紙,這是中世紀滑膛炮的圖紙。
有點像明朝時期的弗朗機炮。
在涇陽開設加工廠不只是為了鑄造鍋爐。
在這個落後的時代,誰先掌握了高精尖的五金技術,誰也就掌握了步入工業時代的先機。
天亮的時候,李正叫來了閻立本,打算在涇陽的北面建造一個工業區。
幾人來到馬圈,李義府把一張巨大的地圖鋪開。
這是整個的涇陽的布局圖,從這個上面可以看到種植區,田地的分布,住宅區,還有作坊區,養殖區,當中最大的一塊區域,是留給涇陽書院的擴建。
看著眼前這個巨大的地圖,李正對李義府說道:「我想把養殖區辦到村子的南面,然後將整個養殖區再次擴大。」
閻立本看著地圖思量半晌說道:「這麼一來養殖場就在涇陽河道的下游,倒也不是不可以。」
李正指著北面的一塊空地說道:「在這裡我想布置一個工業區,鐵匠作坊和鑄鐵作坊都放在那裡,然後將整個作坊區也搬過去。」
聽李正說著,閻立本的神色很凝重,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先不說要建起來一個工業區需要多少時間,光是將整個作坊區搬過去,就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完成的。
閻立本低聲說道:「如果真按照長安令的辦法來辦,這麼做的話,涇陽現在所掌握的土地還是不夠。」
李正稍稍點頭,「現在看起來確實不夠,所以涇陽的工業區也只是權宜之計,主要是為了掌握技術,專研技術,書院的學子掌握幾何學,這是我們能夠掌握五金技術的好基礎。」
閻立本疑惑地說道;「權宜之計,長安令還有另外的打算?」
李正笑了笑說道:「吐蕃的上千頃土地還在我手裡,如今的吐蕃短時間內拿不出錢;來贖自己的土地,五百萬貫他能這麼容易拿出來嗎?」
見閻立本依舊是一臉疑惑,李正解釋道:「以後我想把更大的工業區往西北搬遷,在吐蕃一帶建一片更大的工業區,讓西域人每天給我們九九六幹活。」
涇陽土地緊缺,即便是李世民給了幾千畝地。
閻立本更加地擔憂的是眼下的涇陽發展,對李正來說就是一個無底洞。
隨著涇陽的版圖越來越大,李正需要的土地和各種資源越來越多。
而且眼下大唐所掌握的技術根本不能滿足李正的需要。
好在李正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了民生而去。
為了讓人們過得更好,不論是肥皂和書院。
李正都沒有違背這個初心。
閻立本低聲說道:「我會留在涇陽幫助你建設,當然我也在你的書院學到了很多知識,我很感激你,但我希望你的所有建設都是為了讓人們過得更好,讓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
李正看向閻立本,「當然。」
這麼多年以來,李正確實也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三人簡略說了關於接下來涇陽改建的過程,布置完地圖,閻立本長出一口氣,這才建設完加工廠不久,不說邊關的修建工事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眼下就是涇陽幾個區域搬遷,也不是一個輕鬆的活。
身為匠作世家出來的閻立本,一次一次挑戰著自己的匠作上限。
以前都是簡單地設計一個宮殿。
簡單(本章未完!)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將李正大卸八塊
地建設一個房子。
但是在涇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