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來代表它呢?因為甜是所有味道的中和劑。它可以把所有刺激的味道變得溫柔,它也是人類最戒不掉的味道。廣東人喜歡這個味道不假,但是,全世界的人,都喜歡這個味道,不是嗎?」
大家紛紛點頭,組長是藝術與設計的專家,想不到,飲食方面,也可以講得頭頭是道。
「你再說,陳皮的味道,其實,他就是加了一點橙子皮,曬乾了後切成丁,混在香腸裡面。它有一種澀的味道,來中和甜的滑膩,以防止香腸的油膩。況且,陳皮在中藥里,就是順氣的,對火辣的味道有一種藥理上的配合效果。」
說了這麼多,洪大美女說到:「這很適合咱們廣東人口味呢。」
「對,廣東有方式香腸,以甜味為主,但廣東人愛吃陳皮,這也是常識。但廣東香腸與四川香腸有本質區別。主要體現在兩點,單一味型與複合味型,曬與熏,這兩個特別,反映了兩種著名菜系追求,有所不同。」
哈哈,上理論課了,冬子覺得大開眼界。自己做菜這麼久,居然被一個設計專家上了課,還那麼接地氣。
「廣東菜一般是單一味型的,不是說,一道廣東菜只有一個味。而是說,各種味道不管呈現多少,但味道都是分明的,酸與甜,醬香與陳香,各自分別出現。而複合味,是在各種味道的配合中,產生出一種新的味型出來,這就是川菜的獨特之處。」
程姐有新的觀點:「組長,按你說來,我理解,是不是化合物與混和物的區別?」
帥相和笑到:「你蘭州大學的了不起啊?把化學都整出來了。經過高溫烹飪的,都是化合物了,哪裡有簡單的混合。要我看,以顏色比較,其它菜系都相當於顏色拼盤,而川菜,用不同顏色調出了過渡色,這樣說,行不行?」
「你們說的都有一些道理,化合物出現新的特點,這在食品上,算是有機化學的門類了,很高端。所謂過渡色也有道理,但是除了三原色以外,都算過渡色,那最終極的調和色,用最基本的三原色來調,是不是在食品上,就是白開水了呢?」
這個問題提得好,組長的理論就是高。紅黃藍三原色,是所有顏色的基礎。但它們三個混起來,最好的比例平均出來,就成了白色,在食品上,豈不就等同於白開水。而白開水,算是美食嗎?
大家在發愣,而組長給出了答案。「或許是對的,從化合角度上講,酸鹼中和形成鹽,鹽分析出後,就是白開水。從顏色角度講,三原色最終變為白色,也是這個道理。所有,四川菜中最考功力,最為高檔的菜,據說它的名字就叫:開水白菜。我沒吃過正宗的,估計能夠燒出這道菜的師傅太稀少了,聽說過它的大名,大概就是複合味的最高境界吧。」
這一通說,搞得大家有點莫名其妙。小薛問到:「組長,按你說,開水白菜這種菜,光名稱就知道,味道不重。但四川人,我們聽說過最多的菜,比如火鍋,比如麻辣,都是味道很重的東西,這是不是有矛盾呢?」
這明顯是抖機靈。人家講的最高境界,你給人家講下里巴人。
「有道理,火鍋容納百味,表現以味道兇猛,但一般人,怎麼可以天天吃它呢?所以,這種麻辣裡面,有一些中和性的東西。比如在中藥里稱為味甘的枳殼,比如性溫的砂仁,當然還有糖,因為比例有所不同,所以,各家的口味各有不同。但,川菜里有一種思想,就是不管你有多少味道,你都要有一種調和的思想,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開胃的、助消化的、中和的,都要有,這才讓川菜流行起來。要不然,那種兇猛的味道,吃一次痛一次,哪個受得了?」
說到吃一次痛一次,冬子居然悄悄笑了起來。上面痛,也面也痛,這就是外地人吃重慶火鍋的下場。
從這個意義看,他們吃得都不是正宗的,正宗的大師做出來的火鍋,讓你麻辣夠爽,但下面不痛,因為他有中和的思想在裡面。
「所謂複合味,就是利用調料產生出自然界沒有的新味型,這就像是化合物了。剛才小程說得有道理,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吃過魚香肉絲吧?」
只要是中國人,沒人沒吃過。況且,這個菜最下飯,幾乎是每個餐館必備的菜。
「所謂的魚香,你們說,究竟是不是魚的香味?」
大家回顧了一下,都在搖頭
第七十二章 香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