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揣測,圖中的道士,那是呂洞賓,自然不是由於畫中的人物,很像呂洞賓。
畢竟呂洞賓活躍在唐宋年間,那時候又沒有照相機。沒有真實的照片對比,肯定不可能指著一個道士,就說他是呂洞賓。
說到底,主要是由於畫中,有幾行文字,屬於含糊不清的文字線索。
紙上的文字,可能是由於年代久了,書畫保管不當,所以有幾分受潮。一潮一干,墨跡自然化開,有幾分暈散,筆畫模糊。
所以,文字的具體內容,有些辨認不出來。
但是,在落款的地方,一個回字,卻是比較清楚,清晰可辨。
回,來回的回,大口套小口,就是回字。
一般人,看到回字,肯定不會聯想那麼多。然而,圖畫中的是道士,負劍的道士。畫又是宋代的作品,落款又有一個回字,這難免讓人聯想了。
要知道,呂洞賓,名岩,字洞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
相傳,他是唐代進士,當過地方官吏,因厭倦兵起民變的混亂時世,所以乾脆拋棄人間功名富貴,進入深山老林修行。
後來修煉有成,他遊戲人間。由於他仗劍雲遊,到處扶弱濟貧,鋤暴安良,所以名氣越來越大。後來,為了避免麻煩,他開始化名遊走江湖。
呂字雙口,雙口為回,所以回道人,就是他頻繁使用的化名之一。
畫中,落款為回。注意,這是落款。
所謂的落款,就是作品的作者的署名,表示這畫是自己畫的。
作者名回,圖中人物,又是一個道士,與傳說中的呂洞賓形象,又極為相似。那麼有人揣測,這是呂洞賓的自畫像。也不稀奇。
現在,祁象看了,可能是先入為主的原因,也覺得這畫。就算不是呂祖的自畫像,畫裡的人物,也肯定是呂祖。
畢竟,呂祖是出了名的仙劍。在八仙之中,劍就是他的專屬兵器。
據說。他是在四十歲之後,得遇火龍真人,習得天遁劍法,製得通天靈劍,然後經常飛劍千里之外,除奸斬惡,成為劍仙之祖。
另外,眾所周知,呂祖擅詩,經常寫詩。有許多詩篇流傳。
在他的詩文之中,對於劍的描述,非常多。
其中最有名的句子,就是……得道年來八百秋,不曾飛劍取人頭。
很矛盾是吧,作為一個赫赫有名的仙劍,又擅長御劍飛行之術,居然宣稱自己,從來沒有用過寶劍殺人……
聽起來,很扯淡!
不過。這也是事實。因為在一些典籍記載之中,呂祖曾言,自己有三劍,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
這是無上慧劍,專斬心魔,神異無比。
當然,神仙事跡,其中的真真假假。就很難說得准了。畢竟無論古今,造假之事,可不分東西和人或事物。
所以,祁象認真的審視圖畫,想要確定的真偽。
「兄弟,這幅宋畫,真的不錯。」
與此同時,關照在旁邊走來,笑著說道:「畫中的人物,線條十分的流暢,不管是人物五官還是衣飾的紋理,都是十分細緻入微,清秀嫻麗。」
「這筆法一看,就是出自大師之手。」
關照笑道:「不管他是不是呂洞賓畫的,也不影響它的價值。」
「之前,我聽一個在書畫收藏方面,有較高水平的大師,親口評點這畫。他說這是白描作品,也有四五分李公麟的韻味。」
關照嘆道:「你想想看,李公麟啊,那可是宋代的大名家,留名青史的人物。他白描畫技之高,在中國繪畫史上,也算是屈指可數。」
「有他的一半功力,也足夠說明這畫的精妙之處。」
關照侃侃而談:「比如可惜的是,畫作的作者,存在了爭議。不能肯定是呂洞賓的作品,只能歸類於佚名之流。」
「不過,再佚名,也抹殺不了,這是宋畫的事實。」
關照笑道:「宋畫,尤其是北宋年間的畫,稀少的程度,完全可以與大熊貓比擬。要知道在市面上,可是有一頁宋紙一兩金的說法,更何況是宋代的畫,說是一畫千金,
第514章 得道年來八百秋,不曾飛劍取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