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地界。
昔年三朝紛爭,卻最終落於大周之手。
傳聞大周是前朝餘黨,但卻並未依照前朝之名,而是創立大周。
而大周開國皇帝,竟是以女子之身,儘管在當時來說,大逆不道,但是她手執大權,殺伐果斷,殺盡了大批反對之人,抄家滅族,血腥鎮壓,終於坐定此位。
此後她勵精圖治,又有劉泊靜這等治世能臣,才創立了大周八百年根基。
儘管四百年前,有過一場叛亂,但最終也是被大周平定。
可是如今這一場戰火,卻已經燒了三十年之久。
昔年大周腐敗,根基糜爛,而新朝氣運鼎盛,不斷發展。
自先帝死後,新帝登基,擁有卓越才能,才定下了大周亂象,重新穩定下來。但在此期間,新朝卻也發展到了與大周相當的地步。
於是兩大王朝,分割中土,連年征戰,死傷慘重,又在兩國交界,各自修建城池,勞民傷財,可謂是讓百姓民不聊生。
如今年輕一輩的百姓,甚至在出生以來,在記事以來,天下便紛爭不斷,從來沒有太平年代。
有時天災連綿,或洪澇、或乾旱、或寒霜暴雪,而朝廷賑災不及,歷年饑寒交迫而亡者,同樣不計其數。
而以今年的交鋒,最為激烈。
因為新朝的開國皇帝,原先的白鄉城主,年初壽盡而亡,有新帝登基,年輕氣盛,殺機十足。
而大周之中,昔年的新帝,如今也年過六十,看見敵國君主老邁而亡,自覺看見了滅亡敵國,重振大周的希望,也是要在有生之年,平定叛亂的念頭……他更不想要遺憾老死於病榻之上,因而御駕親征。
便是因此,在新朝的開國皇帝死後十天,大周便已籌備完成,主動掀起了這一場大戰。
「難怪人間氣運漸漸平定,我看這一回交鋒之激烈,不到亡國,必不罷休。」
蘇庭立於高空之上,俯視下方,目光微凝,暗道:「好在今年沒有天災,否則朝廷根本無暇理會賑災事宜,又是民不聊生,恐怕又有當年人吃人的事情發生了……甚至有人會挑動災民,再如當年一般,又是一股造反的勢力。」
他駕馭遁光,往北而行,正好經過兩朝交戰之處。
此刻已經歇戰,大周的軍隊,占據了一座城池。
而燃燒的戰火,還未熄滅,屍橫遍野,鮮血無窮,下方滿是殘肢斷臂,有著斷刃破盾,有著還在燃燒的箭矢。
他乃是仙家巔峰的境界,所見的極為清晰,甚至也能看見無窮無盡的殺機與鮮血當中,凝就而成的煞氣。
甚至於某些修行人,嘗試藉此修行。
此法也算正道,可一旦走偏,便近於魔道。
只不過,也有驚才絕艷之輩,可以藉此凝就法意,不在五行之中,名為殺意,又稱人意。
「須得命元豐山,暗中派遣一批弟子,對於戰場之中的修行人,加以掌控,避免出現什麼窮凶極惡之輩,悟出血煞修行之法,今後用以殺人修煉。」
蘇庭這般念著,朝著北方而去。
在他心中,閃過了一個念頭。
倘如當年他沒有準許丁言脫去奴籍,是否天下便沒有這樣的亂象?
下方是不是就再沒有這樣慘烈的景象?
說到底來,成千上萬赴死的士兵,億萬受盡磨難的百姓,不過只是上位者的野心,不過只是大周與新朝的掌權之人,在爭奪權勢罷了。
但是對蘇庭而言,他放出丁言,丟失金蓮,所影響到的,不單單是這下面的士兵,不單單是世間的百姓,還有往後無數萬年的世間軌跡。
例如許多原有的軌跡中,許多該有的人甚至不會出生,許多不該有的人卻會現世,許多該有的事情不會發生,而不該發生的事情,卻又發生了。
時代如大河奔流,一點兒偏差,便永遠走向另一條大道。
這便是當初青帝對他所言。
也是一直阻攔著蘇庭踏破真仙境地的最大礙難。
「罷了,中土之事,此後再說,與魔道的爭鋒,才是眼下所應該重視的。」
——
九一一章 人間大勢!萬古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