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肖文珺算是典型的「燈下黑」,臨一機的木雕工具機就是她設計的,而且這個設計為她帶來了好幾百萬的專利費收入,讓她從一個苦哈哈去給人講課攢錢買筆記本的窮大學生,一躍變成清華校園裡數得上號的隱形富婆。據她自己猜測,她很可能是清華學生中的首富,除非還有其他像她一樣低調的大款。
前些天在琢磨模具銑床新思路的時候,她就隱隱約約地覺得自己腦子裡有一個什麼想法,卻又始終抓不住。她被傳統加工中心的套路給限制住了,總想著在這個概念底下進行創新。而但凡她能夠想到的點子,國外大公司的設計人員都已經想到了,而且已經註冊了專利,讓她抓耳撓腮,無從下手。
剛才站在家具展廳里,摸著衣櫃櫃門上的花紋,她突然悟出,自己這些天的思路完全是走偏了。模具製造其實就是在金屬表面上雕花,直接套用木雕工具機的思路就好了,為什麼要把自己囿於加工中心的設計套路呢?
從原理上說,木雕工具機也是一種銑床。她最早設計長纓木雕工具機的時候,就是參考了仿形銑床的設計。但隨著長纓木雕工具機的一次次改進,其與傳統銑床之間的差異逐漸顯現出來,那就是偏重於使用小刀頭的精細加工,強化了「雕刻」的概念。
傳統的加工中心當然也可以用小刀頭進行精細加工,但其主要功能卻是較大尺度範圍內的銑削加工。在模具加工中,如果模具的尺度較大,細節要求不高,則採用加工中心是比較合適的,其加工效率更高。但近年來消費品越來越傾向於精緻化,對模具的精細化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傳統加工方法就有些不適合了。
比如說,過去用樹脂做一個杯子,從上到下都是光溜溜的,模具的設計和加工都非常簡單。而這些年,市場上開始出現表面帶有圖案或者文字的樹脂杯,這些圖案或者文字當然不可能是後期雕刻上去的,只能是在模具製造時就雕好,生產時一次性注塑成型。
要製造這種帶有圖案或者文字的模具,就涉及到了精細加工。用傳統的加工中心來進行這種精細加工,可以說是高射炮打蚊子,倒不是說打不下來,關鍵是效率太低了,許多能力完全是被浪費的。
肖文珺原來的設計思路,是提高加工中心的精細加工能力,這就意味著同一台加工中心既要能夠進行大開大合的銑削作業,又要滿足頭髮絲上雕花的精細加工要求,其結果自然就是增加了工具機的設計難度,而且極大地提高了工具機的生產成本,最終失去價格優勢。
國外的加工中心走的就是這條路徑。它們不在乎成本,自然能夠做到二者兼顧。反正用戶愛買不買,如果你不買它們的設備,你就無法製造出精密模具,就會失去高端模具市場。普通模具和高端模具之間有著幾倍的差價,能夠製造高端模具,就能賺到超額利潤,工具機廠家從這些高額利潤中分走一杯羹,也是合情合理的。
消費品的升級換代,就是一個收取奢侈稅的過程。就比如茶杯是用來喝水的,只要能夠裝水就是一個合格的茶杯。如果廠商滿足於製造一個裝水的容器,那麼他們是賺不到錢的,要想賺大錢,就必須在茶杯上做各種文章,比如改個什麼藝術造型,在茶杯上刻一部紅樓夢啥的。
要製造出一個刻著字的茶杯,需要更高級的材料,需要專用工具機,還需要有專門的設計人員,能夠養活一大批人,而最終得到的產品,依然不過是一個裝水的杯子而已,其實並沒有給消費者帶來什麼新的福利。
西方國家的人均gdp一度是中國的幾十倍,並不意味著西方百姓就是每天吃大魚大肉,大量的gdp都是體現在這些奢侈稅上的。一枚國際頂級奢侈品牌的回形針就要賣幾十美元,說到底就是錢太多,不這樣折騰不行。
中國對外開放之初,主要是承接國外轉移過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生產一些低端消費品,因此對於模具的要求也比較低。隨著低端消費品的生產完全被中國企業包圓,自我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薄,一些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的企業開始進軍中高端消費品市場,中國製造的檔次和品質在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便是對高端模具的巨大需求。
葉永發的新塔模具公司,早些年做的都是低端模具,用傻大黑粗來描述十分恰當。這些年,新塔公司開始轉向高端模具製造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可能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