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衡凝視著遠去的尼子晴久一行的隊伍,細數著流逝的歲月,這個舉動對於旁人來說或是有點兒微詞,認為他為放虎歸山而擔憂,一路跟隨的人們卻能夠從中窺得一絲不一樣的感受。數年前,還是仰望星空一般的尼子晴久,數年後成了拿捏有序的玩偶,要他生要他死在政衡的一念之間。現在的光景和數年前的生活完全扯不上邊。
現在的政衡已經是統領四國八十餘萬石,二三萬以上部隊的戰國大名,他的手下遍布各個地方。吉備四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政衡用人向來不問出身和過去,甚至是強盜非人,只要有實力就可以編制入隊,所欲成員的素質並不算很高,家臣之間經常發生糾紛,要不是連年的合戰和政衡一再的調停,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過什麼無法挽回的事件,但是他已經深深的覺悟到,必須要擬定一套規定來管理這個日漸龐大的組織。
一直以來,政衡都是以備中阿賀哲多兩郡的人們為核心,備中人為兩翼組建勢力的,可是隨著備後、備前和美作的加入,這種體制已經慢慢有點兒不切實際了,要將備前、備後、美作的人們納入伊達家的體制,這才是未來數年內政衡需要考慮的事情。
伊達家已經基本上吞併了古代吉備四國的土地,向東占據了西播磨國,將勢力延伸至播磨國內,向西吞併了安藝國的豐田郡,先後擊敗了毛利元就和尼子晴久,使得兩者俱都元氣大傷。三五年內無法恢復元氣。這樣一來。外部已經沒有敵寇膽敢來犯。進可坐等畿內崩壞。起兵上洛;退可窺視陰陽兩道,稱霸中國地區。但是一口氣吞下如此大的疆域,要徹底消化吸收,同化居民、穩固統治,絕不是短時間內邊能夠辦到的事情。何況,境內還有許多不甘臣服的野心家窺視伊達家的統治,民生早已經因為戰亂不斷毀壞殆盡,這些事情不解決。便如同踩著一塊舢板過瀨戶內海,看起來輕快,用不了多大風浪就能把他傾覆。
何況政衡的年齡擺在那裡,他不著急,大可以慢慢調理,變法改革。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爭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戰略儲備。現在的頭等大事就是休養生息、積蓄國力。
更何況現在的外部局勢也不容許他再繼續擴張下去,畿內的三好長慶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南征北戰數度擊敗足利義輝和細川晴元,一旦將兵勢徹底移向播磨國的話必然會引起他的注意;在東方。大內義長和大內義隆的爭霸還在持續當中,隨著毛利元就和尼子晴久的衰敗,大內義長的勢力隨之會引來一波高漲期,這對於伊達家來說有利有弊。
短期內盡力避免與東西方兩大戰國大名的直接接壤,是伊達家近期外交的重點工作。
伊達家偉業的締造者,決不可因勝利而驕傲自滿稍有鬆懈,從歷史中都可以尋找到先例。備中國隨著伊達家的南征北戰,享受到了勝利的果實,大部心向伊達家,可是該如何讓備後國、備前國以及美作國的人們同樣心向伊達家,成為伊達家邁向天下霸主的臂助,這才是政衡現在要思考的問題。
戰國的征程不會因為伊達家想要休養生息而停頓,也不會因為人們的想法而有所緩解,政衡的書房上,堆滿了來自四國各地以及四鄰的情報。
原高田城主三浦貞久嫡子三浦貞廣在家臣牧尚春、金田弘久的擁立下舉兵,企圖趁著伊達家立足未穩之下奪回高田城,遭到片山盛長率領的坪和武士團的攻擊,三浦貞廣堅守三日後自盡,牧尚春、金田弘久等人多有戰死,三浦遺臣擁戴其弟三浦孫九郎貞勝跪受伊達政衡之封,得到備前國一千石的俸祿,啟程前往備前國定居,美作三浦氏從此除名。
三浦氏、江見氏、大河原氏的接連覆滅以及菅家黨的降服,美作國成為了伊達家新占的土地,隨著美作國的戰局平定以及論功行賞的進行,另外一項工程也在冬日裡提上了日程,重修道路。
對於多山的吉備四國,對於統治者來說,一條四通八達的馳道比起減少苛捐雜稅等德政更為重要,日後若有人反叛,伊達軍可以從寬敞的大道上直達敵境,不懼有人居中阻礙,況且還能夠讓更多的人們知曉伊達家的政策,不至被野心家利用引起民亂。
政衡隨即命人打開了一張三四米見方的地圖,他趴在地圖之上,用炭筆畫出了一條條線路出來,這些線路俱都指向了一點,岡山城,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