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漢》電影的拍攝,原版的用了十九天,李易這邊,速度卻更快,十三天。
而關鍵是,李易自己拍的很爽,參演的演員們也是一個個演的很爽。
沒辦法,真的是針尖對麥芒,天王蓋地虎,大家可勁地飆戲,甚至很多時候,李易覺得可以了,但是他們卻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想再過把戲癮,就是覺得這個有瑕疵,那個有點問題,然後行吧,再來一遍。
整個拍攝的過程可以說真的是順暢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所以,《十二怒漢》才能夠那麼快地完成拍攝,而殺青之後,大傢伙都還是一副戀戀不捨的樣子。
相比起拍攝來,其實剪輯方面《十二怒漢》也比其他電影要容易不少,當然,這主要是因為李易有原版做參考,再加上大家的戲確實好,所以,很快地就完成了後期製作,電影宣告完片。
事實上,《十二怒漢》也絕對是恰逢其時。
君不見熱搜上的關於近期的「冤案」,以及港島和英美法的陪審團制度,和國內的法制的問題,爭論不休嗎?
李易記憶之中,國產版的《十二公民》沒有取得好票房,其實一方面固然是因為背景「虛擬」的硬傷,但是何嘗不是宣發方面的問題?
而李易這次的《十二怒漢》是不同的。
因為爭論,讓很多網友都開始去了解相關的比如陪審團制度,等等,所以他們對這個制度並不陌生。
這不《十二怒漢》的宣傳剛開始,大家看到名字,很多人就直接表示:「這應該是北美那邊的陪審團制度吧?港島的好像最多是九人陪審團吧?」
「這電影好像只拍了十幾天,真的假的?」
「狗導演的電影,雖然拍出了港島電影速度,但是我還是想說,值得期待。」
「說實話,關於法庭,律政的影視作品看了不少,但是大多時候,就是知道陪審團在那決議,然後就出結果了,陪審團到底是怎麼討論的,這個點好像還真的比較少見啊。」
事實上也是如此。
國內接觸的最多的律政劇,律政類的影視作品,乃至於一些罪案片,更多的是港島那邊的影視作品,所以其實陪審團這玩意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很多時候,卻真的不是重點。
大家只會看到,陪審團最終用什麼樣的票數決定有罪或者無罪,至於陪審團是怎麼商議出來的,他們怎麼決定的,這個過程,還真的很少。
其實好萊塢那邊倒是有一些這類的影片,但是同樣的也很少有相關的比較熱門的這種影片。
再加上近期的連續出現的熱搜,也成功的讓《十二怒漢》獲得了更多的聚焦。
那麼還等什麼?自然是趁熱打鐵才對。
《十二怒漢》很快地就開啟了點映之旅。
當然其實李易對內地觀眾是否能夠接受,或者說喜歡這部電影,他並沒有太大的把握,但是港島這邊,他相信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記憶裡面的那部《十二公民》,其實內核還是不錯的,但是可惜了最終卻是四不像。
在內地觀眾眼裡,這部電影的虛擬法庭的背景,首先就有些讓人出戲,而在港島這邊,因為內容太過本土化了,再加上虛擬法庭的背景,所以反倒是有些不倫不類。
為此,這部電影票房才會失利。
可是李易的這部《十二怒漢》真的不需要擔心這個。
畢竟,李易本身在港島的身份地位在那擺著,再加上,港島的陪審團制度,港島民眾再熟悉不過了,甚至可能裡面有不少人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所以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完全沒問題,至於十二個和九個的不同,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因為按照謀殺案來說,因為必須要達成一致才可以,所以,單數雙數陪審團,都無所謂,反正一個都不能少。
為此,十二個和九個,有區別嗎?
再一個只有切身的利益關係,大家才會更加的投入,陪審團制度本身不是完美的制度,好吧,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是完美的。
而因為港島沿用的是這種制度,所以,在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制度在民眾心理
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傲慢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