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情的發展確實讓他的伏擊戰戰果打了一個折扣。
就因為從腳步聲判斷,直直向著伏擊圈走來的中國軍隊,不知是發現了什麼,突然就停下了腳步,而且還傳來了比較大的問話聲。
不懂中文的片瀨優彌少尉想當然的認為是對面在詢問尖兵的情況,他根本不想給中國軍隊有任何警覺的時間,所以就拍了一下機槍手的肩頭,這是射擊的信號。
這也是片瀨優彌少尉有些懊惱的地方,如果敵人能夠進入到他們的視線之內,在目擊距離大是十來米的情況下,他有信心在第一次集火打擊就把敵人的有生力量基本消滅,剩下的只要一個衝鋒就能全部拿下。
現在麼,就有些難說了。
雖然知道敵軍的損失肯定不小,但是不是還有抵抗力?是不是還有未知的火力點隱藏在暗處?
這些未知因素就會影響他的下一步行動。
要知道現在雖然是日軍小隊占據了優勢,但是從整體戰局來看,他們卻是弱勢的一方。
遠處四周都是中國軍隊的喊殺聲,說明軍營已經被中國軍隊擊破了大半,也就說明周圍都是敵人,一旦有中國軍隊的大部隊過來支援,他這個小隊就憑几十個人和兩挺機槍,根本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所以從心態來說,是日軍更著急,因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查明敵情並與指揮部取得聯繫,根本沒時間跟一支中國小部隊耗在這裡。
因此,在對方再次隱藏進黑暗中後,片瀨優彌少尉決定派兵主動出擊。
經過一陣低聲的命令後,一個分隊的13個日軍就慢慢從岩石後走了出來,很快就組成了三個步槍小組和一個機槍小組。他們排成散兵線,弓著腰就慢慢向前走來。
而緊跟著他們不到20米遠的則是另一個分隊的13名日軍在從側面迂迴過去。
即使是小隊步兵戰術,日軍依然將迂迴攻擊刻在了骨子裡。
而遠處的李大明也聽了黑暗中傳來的聲音,他回頭用極低的聲音命令道:「準備戰鬥。」
說著就把一枚手榴彈捏在手心裡,準備在敵人出現的那一刻就先扔手榴彈,然後再拿盒子炮射擊。而他手下僅剩的10個士兵也跟著他拿起了手榴彈,在黑暗中,扔手榴彈比用槍殺傷力更大。
如果戰局按照此時中日雙方的指揮官採取的作戰方式發展,正面進攻的13個日軍會被中國軍隊的11顆手榴彈和盒子炮的連發優勢殲滅大半,而迂迴進攻的日軍則可以乘著雙方交戰的瞬間,從李大明的側翼發動突襲。
結果可能是日軍以10人以上傷亡的代價,全殲李大明的11人。
如果以交換比1:1來計算,李大明11個人能取得殲敵10人的結果,戰鬥結果算是不虧。
但從戰術目的來看,日軍以付出10人傷亡的代價全殲了中國軍隊,同時肅清了前進路上的阻礙,算是達成了戰術目的。
而李大明即使能夠跟日軍做到一命換一命,但是護送傷員的任務徹底失敗,還搭上了自己和警衛排三十幾條性命,則是大輸特輸。
但是,他們雙方都沒有把消失的那十幾個傭兵團的傷員考慮在內。
李大明是認為這些人怕是見勢不妙就全特麼跑了。
而小鬼子則是根本不知道還有這些人的存在。
而這裡就有個疑問,周明遠和傭兵團的傷員們到底去哪裡去了?
時間拉回到日軍開火之前,在曲明星給隊員們打出信號後,除了還在昏迷的高小山,其他隊員全部就進入了戰鬥狀態。
雖然旁人看不出來,但是有幾個輕傷員快走幾步已經來到了高小山的擔架前,另外又有兩個隊員來到另外兩個坐在擔架上的腿部受傷的傷員身旁,只要一個眼神,大家就知道有情況了。
而周明遠打出停止前進的手勢後,在隊伍後面的隊員們雖然沒看見手勢,但一直注意著前面的他們看到隊伍停止前進後,就馬上給抬擔架的警衛排戰士做了個噓聲的手勢,接過了幾個擔架就平放在地上。
幾個擔架員還在一頭霧水的時候,鬼子的機槍聲就傳了過來,而等他們轉頭還想問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傭兵團的兩個傷員抬著高小山的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