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講的這些東西,如果跟今天的八零後、九零後們講,大家不是認為他傻了,就會認為他瘋了。一筆閣 www.yibige.com
可會議室里在坐的,大多是五零後,最年輕的杜娟都是六零後,他們對那個燃情歲月是有記憶的。
也正是因為這一代人,經歷過那個燃情歲月,心底里始終埋藏著那個記憶,那股激情,他們才能夠成為最能出成績的一代人,最終成為改開後這個國家的脊樑。
會議結束以後,對礦機的接管工作,就要正式開始。
美美的管理班子,只是一個簡單架構,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還是要用礦機的員工來進行補充。
劉夏去接管原厂部辦公室,劉建去經貿處,將經貿處變成他未來的銷售部。蔣衛東和丁群去接管技術處,將來技術處要和美美製衣一樣,變成三個部門,技術部、研究所和技術支持部。技術支持部要將售後服務和全廠的設備維修工作統一管理起來。
其餘生產、財會、倉儲、後勤等部門都要指定專人去接手。
另外,姚遠要和美美商量,甄選一批礦機原來的幹部,補充他們的管理團隊。兩個人對礦機過去的幹部,都有一定了解,誰可以用,心裡還是有數的。
現在,各個部門還只是個框架,都缺具體做事的人手。要想儘早展開工作,就得把人手給他們配齊。
人倒是現成的,礦機辦公大樓里這些原來的機構和人員,多的都用不了。可是,他們能不能適應姚遠這種現代的,公司化管理的要求,成為合格的工作人員呢?
經濟轉軌已經過去好多年了,礦機還是舊的工廠化工作體制,還保留著計劃經濟時代的機構。這也可以看出來,礦機領導層思想僵化,應付改革,換湯不換藥,視改革如兒戲。
一個六層的辦公樓,各種基本無用的辦公機構塞的滿滿當當,容納了二千多人。這樣一個龐大臃腫的辦公機構,又多數部門基本沒什麼用處,人浮於事,根本形不成對下的有效管理,礦機走到末路上,也是必然的。
想要這個老舊的工廠獲得新生,就得首先從辦公大樓里,這些舊的管理機構入手,徹底打破原有的落後管理手段,實行像美美製衣那樣的公司化管理。
這是接手礦機,真正開始介入礦機原有的辦公機構以後,姚遠和姜美美達成的第一個共識。
當然,有一些必要的職能部門還是要保留的,人員也儘量暫時留用,等待以後再慢慢更換掉不稱職的員工。
真正去整頓這些辦公機構的時候,姚遠才知道,礦機到底混亂到了什麼程度。
礦機的勞人處,管理著礦機所有員工的工種、工資級別待遇,還有養老保險檔案。
這裡面唯一有用的,也就是工種檔案和養老保險檔案,這個要影響到保費續交和每個員工退休後的待遇。
在姚遠看來,這個檔案管理工作並沒有多難,也用不了幾個人。把管這方面工作的幾個人單獨組織起來,給兩間辦公室,把這些檔案分門別類放進去就可以了。
做這些工作,撐破天有三四個人就足夠了。
可整個勞人處竟然有五十多號人,還分門別類劃分了許多科室,每個人都管一樣具體事情。
而這一樣具體事情,有時候三年都不見得會用到。也就是說,管這事的人三年不用上班,只在用到的時候來一下,辦幾分鐘的公,這輩子就可以拿著工資悠哉悠哉的,愛幹啥幹啥了。
即便姚遠上一世在礦機幹了十多年,也想不到這個辦公大樓里,原來工作這樣輕鬆,四五個人的工作,可以四五十號人來干!
當然了,他當年主要是抓生產工作,對辦公大樓許多像勞人處這樣的部門,都不熟悉。
但他也無法容忍這樣的部門存在,這麼多寄生蟲,老子特麼養不起!
在他的概念里,勞人處就相當於他的人力資源部,員工檔案僅僅是內勤的一部分,倆人就辦了。他們更重要的職責,在於考核員工實際工作能力,為公司搜羅需要的人才。
看著這一大堆的人員和他們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姚遠這氣就不打一處來。
真是該乾的不干,不該乾的……不該乾的,估計他們更不幹了。
他要集團孫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