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的確是幫助到了張世華他們。
家在湖北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從古到今,襄陽城其實都是有著兩個城區的。一個城區在漢水之南、襄水之北,叫做襄陽。而另一個城區則是在漢水之北,名叫樊城,與襄陽城隔江而望。
這兩個城都是歷史上極其有名的古城池。當年襄陽城之所以能在近十萬元蒙兵馬的圍攻之下堅持六年時間,和這互為犄角、隔江相望的兩城帶來的獨特地理優勢自然也是分不開的。
不過後來因為元蒙朝廷發明出了攻城利器「回回炮」,藉助回回炮的威力打爛了樊城的城牆,攻進了樊城,將樊城徹底的屠殺為了一片廢墟。毀了襄陽獨有的地理優勢,也讓襄陽城的軍民失去了繼續抵抗的心思。
否則,想要攻陷襄陽城,還不知道要花多長時間的。
而也正是自那時起,在有元一代,襄陽城便也就成為了一座真正的屹立在漢水之南的孤城。至於樊城和十數萬的樊城軍民,則是徹底的消失在了近十萬元蒙兵馬的怒火之中,至今都沒能重建。
當然這也並不是唯一一個毀滅在元蒙朝廷鐵蹄之下的城池。在黃河之北,當時的金國的土地上,類似樊城這樣永久消失的城市更是有幾十個之多。
而這其實也就是為什麼在有元一代,北方百姓不怎麼起義的根本原因。
因為當時的北方幾乎都已經被殺空了,根本就沒有多少百姓存在了。
說個數字你們就知道了,在元蒙沒有侵略金國之前,在北方生活著的百姓,官方統計為四千萬以上。可當到元蒙征服金國以後,諾大的北上,人口竟然驟減到了四百萬。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四百萬,真真正正的十不存一。甚至直到今天,直到張世華攻打襄陽城的這一天,北方總人口加起來依舊不到兩千萬。和這種百年尚且不能恢復元氣的大屠殺一比,後來的八旗入關,根本就算不得什麼了。
好了,閒話先且說道這,此時咱們再把目光轉回襄陽的戰場上。
因為漢水之北已經沒有任何一座城池可以阻擋張世華進攻襄陽的步伐,所以在領兵南下來到漢水北岸之後,張世華自也不由帶著自己麾下的全部兵馬駐守在了與襄陽隔江而望的一個渡口上。
這個渡口自然也就是附近的唯一的一處渡口,所以在渡口的南岸,便就駐守著官兵的重要的水師力量。而在北岸,則因為運輸集貨的原因,形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鎮子。
或許是這個鎮子是建立在樊城的廢墟之上的,所以這個不大不小的鎮子便也就叫做樊鎮。
當然,此時的樊城已然徹底的空了。鎮子中所有的百姓都被官兵疏散到了南岸的襄陽城。
也因此,張世華他便也毫不客氣的占據了這個鎮子。並當著襄陽城所有官兵的面,肆意的大興土木,整改起來。當然,這樣做除了想要把這鎮子整改為一處營壘之外,更是為了給陳喜山他們打掩護。
……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數個時辰的時間便也悄然流逝。沒有了月亮,伸手而不見五指的夜幕,也不由再次籠罩了正片大地。
而自也是在這個時候,在西北方,距離張世華所在的營壘數里之外的上流區域。陳喜山率領著五百精銳兵馬和一些渡河用的小舢板,也不由集結在了此處。
「快,此時正是韃子最為鬆懈的時刻,趕快渡河。都悄悄不要發出任何聲響,這一次只要咱們可以順利渡河,那這件事便也算成功一半了。」看著眼前漆黑的河面,陳喜山這般輕聲對左右安排著,也不由一馬當先的帶著幾十人乘上了舢板,不聲不響的向著對岸划去。
而有了他做表率,餘下的將士,自也是有樣學樣,緊跟在了他陳喜山的身後,迅捷而小心的乘著舢板向對岸划行。
因為沒有月亮,所以今晚的夜色無比深沉。雖然還不到「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但兩人相隔五步,就已經看不到那人的臉了。因而在這寬闊的河面上,陳喜山他們這幾百人根本就是及其的不顯眼的。
不過即便是如此,在渡河隊伍的最前面,身先士卒甘做表率的陳喜山卻依舊無比謹慎。
畢竟在戰場上,夜襲向來都是一件及其危險的事情。成功了固然可以收到奇效,但如果失敗了,也絕對難道重創。更何況他們此
第三百零一章 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