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斯的計劃其實非常的簡單,讓更多的國家和勢力來加入到ifto計劃中,這樣會極大的刺激那些正在考慮是否要退出以及已經退出的國家。
當某個東西被大多數人所追捧的時候,這個東西哪怕只是一個石頭,也是神奇的石頭。
為什麼馬格斯會說杜林是核心人物,其實原因很簡單,杜林在帶頭掃蕩了聯邦的金融圈之後輾轉了半個世界才回到帝國。
在他的環球旅行中,他揮舞著大把的鈔票和訂單幾乎獲取了所有途徑國家統治階層的友誼,他就像是神明派來的散播福音的使者,甚至讓一些小國的經濟水平直接上升了一個台階。
比起他,相反的是帝國官方反而沒有那麼大的「面子」。
在過去很多年裡各國都以閉關鎖國的政策為主,這也是封建時代的特徵,過多的外交政策會有可能會影響到統治者們的權威和地位。
他們更加希望被統治者不清楚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改變,把遵從於統治者當做某種基因一樣代代傳下去。
就連帝國,當初也是這樣,如果不是聯邦敲開了帝國的大門,可能到現在為止帝國都會保持著孤立,儘量不與外部世界有所交流。
直到近些年國際主義開始盛行,人們也從封建社會走向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國際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平凡。
帝國對於整個國際社會來說,更像是一種象徵意義上的強大,它只是強大,但是和我們沒有任何的關係,因為我們並不接壤,也沒有利害關係。
這就讓帝國在國際上空有很高的威望卻沒有任何實際的權力,這次組建ifto的目的,就是為了配合帝國在國際上的威望,賦予相應的權力。
把象徵具體化,現實化的進程。
換而言之,那就是帝國目前還不具備號召力,否則那些國家也不可能有退出ifto這樣的想法。
可是杜林不一樣,他不僅和很多國家的統治者有很好的私人交情,也讓這些人通過他作為紐帶,和帝國有了間接的利益關係。
他不可能拿出那麼多的訂單到處揮灑,說到底這些訂單還是來自帝國國內,是經過馬格斯授意從社會上搜集來然後轉交給他的,這也算是對他提出了金融狙擊計劃順利實施之後的獎勵,以及保障。
如果杜林能夠動用這些私人關係,把一大群不管它是大國還是小國的國家拉進ifto,在數量上營造出一種大家都在爭搶ifto名額的機會,人們就會發現加入ifto變成了一件不那麼容易的事情。
有人爭搶競爭,熱度上來了,對於ifto的正面宣傳都不需要要帝國自己發動,國際社會就會公正的對全民進行科普。
一些謠言不攻自破,連帶著現在一些論點論據也會被瞬間掀翻。
感覺到自己被欺騙的人們一邊會同情帝國所受到的遭遇,一邊會對那些製造謠言,欺騙了他們善良和天真的勢力進行攻訐。
在恰當的時候指出是聯邦那些人製造了這一切,國際輿論就會一邊倒,聯邦的一些國際貿易也會受到影響。
這個時候在發起一輪針對聯邦的經濟金融行動甚至是政治行動,聯邦那些人必然會為今天的所作所為付出足夠的代價!
是不是感覺這套計劃非常的熟悉,沒錯,這完全是馬格斯從杜林崛起歷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智慧。
先把自己擺放在受害者的角度上去博取社會的關注和同情,然後再裹挾著整個社會向對手發動進攻,這套手段被杜林玩爛了,但事實證明,真踏馬的有效!
馬格斯甚至從中感悟出了一條真理——弱者的死亡永遠都不如強者的眼淚能夠給別人帶來更大的震撼!
庫巴爾在聽完馬格斯的計劃之後陷入到沉默當中,當然他不可能會承認自己不如馬格斯,這一切都只怪馬格斯太厲害了,而不是自己太無能。
隨後庫巴爾又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可是我聽說杜林現在還處於昏迷當中,等他醒來不知道還要多久。」
聽完這句話馬格斯啞然失笑,「只要你給他足夠的好處,他明天就能出現在你的面前,我們可以為此打個賭。」
庫巴爾眨了眨眼睛,「你是說他沒
第一一四一章 看穿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