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杉將軍家正忙著對付毛利家、石山本願寺、淺井家、織田家等反上杉將軍家勢力的同時,加賀·越前一向一揆眾正在越前八郡之中不斷的排除異己、壓榨領民。
加賀·越前一向一揆眾將平泉寺燒為白地以及大肆誅殺十七講以後,又將越前八郡之中長期保持中立的千福家、真柄家、千秋家等國人領主盡數逐出越前一國。
如此一來,下間壽法先前的目標大體實現,即讓越前一國成為了「門徒所持之國」、「佛國」。
但殺人趕人簡單得很,治人安人卻遠遠沒那麼簡單。
加賀·越前一向一揆眾取得「大勝」已後,他們在越前八郡的支配體系就值得探究一番了。
當時,加賀·越前一向一揆眾中,在越前方面最高的軍政負責人,是自稱「加越大將」的下間壽法。
再往下,就是採取了與加賀一向一揆眾曾經統治加賀一國那樣類似的「分而治之」的政策。
甚至下間壽法還與加賀·越前一向一揆眾諸將商議,準備在平泉寺的遺址上蓋一座類似於加賀尾山御坊那樣的堡壘式新御坊,但最終因越前八郡正爆發此起彼伏的一揆而沒有付諸於實施。
總的來說,還是那一套「坊官指導制」,和一般的封建領主沒啥區別,不過現在擔任郡司、郡代的不是武士,而是和尚而已,完全是換湯不換藥。
這些和尚郡司、和尚郡代,他們主要的權力就是在當地徵收賦稅、年貢以及分攤給治下各鄉、各村的勞役、軍役。
在成功奪取越前一國之後,下間壽法就將目光投向了與敦賀郡接壤的若狹國,打算逐步蠶食若狹一國,並準備在敦賀郡的木芽卡修築用於囤積糧草輜重、弓失彈丸的兵砦。
木芽卡,處在越前、若狹與近江三國之間,扼守著海陸兩路,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下間壽法決心傾盡越前八郡以及加賀江沼郡的人力物力,以木芽卡為中心,直到杉津海口,修築大量的城池兵砦,用於鞏固敦賀、南條兩郡的防禦,以及將此地經營為侵攻若狹、丹後、的橋頭堡。
但就是為了修築這所謂的木芽城,又出了事情。
眾所周知,搞軍事防線,不論是築城、修倉庫、鋪設道路,還是派兵進行駐防,方方面面都要花錢。可錢從哪裡來?以前的越前守護朝倉家是從治下領民以及旗下國人領主那裡徵收賦稅、年貢,一向宗的和尚也是一樣,總不能自掏腰包吧。
但下間壽法很快就發現九個郡徵收的賦稅、年貢依舊不夠。於是,他就以足利嗣知所任命的敦賀郡郡司朝倉貞紀、若狹守護朝倉景健二人負責聯絡若狹諸將,並進行招撫,要求他們將賦稅、年貢儘快送往越前府中城,不然的話就調集十萬大軍攻入若狹,屆時就不能保證若狹諸將的生命安全以及家名存續了。
朝倉貞紀、朝倉景健二人自然是不敢違抗下間壽法之命,畢竟加賀一向一揆眾的窪田大炊助、黑崎源五郎等人所進駐的城池就在距離自己居城近在遲尺,萬一他們振臂一呼,號召一向宗信徒們將自己的居城圍了起來,又有誰能出兵救援自己呢?
於是,朝倉貞紀、朝倉景健迫於下間壽法的壓力,就只好派遣使者分別前往若狹的遠敷郡、大飯郡、三方郡,要求若狹諸將儘快將賦稅、年貢運往越前府中城。
一石激起千層浪,若狹諸將在若狹守護若狹武田家統治時期就對主家聽宣不聽調、陽奉陰違,他們好不容易在朝倉家兼併若狹一國後得以自治,不用承擔太多的勞役、軍役。
等到朝倉義景遭遇下克上之後,若狹諸將倒是沒有因此受到太大的衝擊,若狹三郡相對而言比較穩定。
當朝倉貞紀、朝倉景健的使者進入若狹一國後,不少若狹諸將就意識到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
不過,若狹諸將深知自己無力與加賀·越前一向一揆眾抗衡,趁著上杉將軍家擊敗江北十寺所組織的一向一揆軍後,他們便先後找上了上杉將軍家。
在若狹諸將看來,與其臣從一向一揆眾,倒還不如臣從實力強勁、占有近畿大部分的上杉將軍家。他們可不希望自己的領地成為一向一揆眾與上杉將軍家交鋒的主戰場。
景定在得知若狹諸將有意「棄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