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竹筐竹籃是賣,賣頭飾也是賣。
兩個一起賣,互不干擾,還能多一筆進項,李大娘自然是願意的。只是一個頭飾本來能賣一塊錢,轉手就得拿出5毛錢抽成,對簡心怡來說不划算啊。
李大娘便說:「我幫你賣,你不就少賺了嗎,這不合適。」
本來自己就過的辛苦,還在考慮別人吃不吃虧。
簡心怡有些感動,她解釋道:「沒事的,大娘。我本來就是做批發的,很多人在我這拿貨去賣,批發價就值5毛錢。我給您的抽成,都是您應得的。」
簡心怡把頭飾的基本情況,以及現在的發展趨勢,全都和盤托出。
說到最後,她表示李大娘年紀大了,可以先拿貨去賣。等賺到了錢,再把進貨的錢補給自己。當然,如果有別人想拿貨去擺攤,就必須得先給錢了。
先賣後給錢這樣的個例,僅限於李大娘一個人,且每次最多拿30個。
李大娘一直緊握著簡心怡的手,渾濁的眼睛裡盈著淚水,一個勁的說著:「謝謝,謝謝你呀!」
到了中午吃飯的點,李大娘非得讓簡心怡去家裡吃飯。
到家的時候,李大娘的小兒媳婦已經做好了飯。見有人來,又急忙去廚房添了個青椒炒蛋。
李大娘的丈夫姓張,是個篾匠,院子裡堆滿了各種竹子的編織品。
聽說簡心怡就是那個讓幫忙賣頭飾,一個給5毛錢提成的人,也是一臉的感激。趁著吃飯的空檔,用毛竹做了個風鈴,非得塞給她。
輕輕晃一下繩子,就傳來竹子清脆的碰撞聲。像風吹過竹林,有一種自由閒適的感覺。
簡心怡很喜歡這種大自然的感覺。
張叔叔抽著菸斗,笑眯眯的問道:「昨天你把頭花留下來,就不怕你李大娘溜了啊?」
「我今天過去的時候,李大娘那樣子,好像生怕我溜了呢!」簡心怡笑著說道。
一句話,惹得一家人都哈哈大笑。
李大娘一家都是老實本分的,住在縣城裡,可都沒有個正式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日子過的磕磕絆絆,生病都捨不得拿藥。
已經開始入冬了,身上穿的是套了好幾層的薄衣服。
李大娘的三兒子今天沒出門,他見頭飾賣的這麼好,就想多拿點貨。
於是,他問道:「聽你說我們舒南縣還沒人賣,那能不能在價格上再便宜點。冬天活不多,我想專門來做這個事情,找人幫忙一起賣。」
簡心怡看他:「你是什麼意思?」
「我想從你這批發頭飾,然後再批發給別人賣。」張老三不好意思道:「我娘在農貿市場賣了,可以讓其他人去各大廠門口、住宅區叫賣。很多人冬天都窩在家裡沒事,有賺錢的機會肯定願意試一試。」
他說的時候眼睛發亮,越想越覺得可行。
他一直想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也想過很多辦法。
手裡沒有本錢,只能把主意打在沒成本的物件上。比如去山裡抓幾條蛇打幾隻兔子賣,但這些都得靠運氣,也不穩定。
張叔編的這些東西,倒也沒成本,但損耗沒那麼快。
為了能多賣點錢,張老三隻能多跑一些地方,增加成交率。他也不拿那些大傢伙,一頭挑著掃把,一頭挑著鍋刷。
這兩樣是最好賣的。
簡心怡覺得張老三是個愛思考的,只是條件有限,禁錮了他的拳腳。
她便問道:「你一次性想拿多少頭飾呢,你手頭又有多少本錢呢?」
「我想拿200個。」張老三認真道:「如果你能以三毛錢的進貨價給我,我就以6毛錢的價格發出去。我只有50塊錢存款,只能給你這麼多定金,剩下的等賺了錢再補給你。」
「把舒南縣的市場交給我,你就不用一趟一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