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熱兵器兵制通常是三三制,蔡鞗暗自揣測是依照三段射擊制定的兵制,即三排為一個攻擊序列,即一個連隊。
在還沒出現燧發槍、半自動(自動步槍)、機槍前,僅一個攻擊序列是極為薄弱的,至少需要更多攻擊序列才足夠戰線的堅固,所以就有一個營下轄六到九個連的情況。
在沒有解決火藥及射速問題前,火繩槍甚至不如弓箭手更為高效和全天候作戰,即便解決了這些問題,也還需要其他兵種配合作戰。若僅僅只是堵住耳朵、遮住眼睛不理會宋遼故土即將發生的變故,蔡鞗根本不需要考慮步軍的事情,只需將精力放在整合自己人的事情就好。
蔡鞗曾認認真真考慮過這些事情,一個人占了腳下的大島,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比什麼都好,嘴上可以大義凜然,心下卻難以割捨……
決定了出兵干涉,就需要建立一個可以干涉兵團,一個由兩個步兵師、一個輕騎師、一個槍騎旅、一個炮兵旅以及一個輜重師組成的干涉兵團。
里里外外算下來,蔡鞗需要三萬兵卒才能形成一個兵團,三萬人連人帶馬的吃喝拉撒需要多少?軍餉需要多少?火槍、火炮、刀槍箭矢、衣甲用具又需要多少?遠征萬里外,僅一個物資運輸就不知花費多少,最為關鍵的是,蔡鞗無法確定遼國亡國具體時間,也無法確定介入宋遼金大戰後,自己又能支撐幾年?
許多事情無法確定,心下卻知道宋遼金三國中,自己頂多是只煩人的跳蚤,想要以蛇吞象就要有足夠碩大的肚子,可他的「萬萬貫、數倍」話語還是嚇住了蘇眉、綠儂、趙福金、余里衍,即使大大咧咧的綠桃也成了個小傻瓜模樣。
能夠理解她們的擔憂,蔡鞗卻不甚在意,無論麻逸國還是鎮南島都有無數田地,這裡幾乎沒有任何商業行為,糧食種的再多,布匹產出再多也只能爛在庫房裡,蘇和錢莊即使發行再如何多的紙幣,百姓得到再如何多的紙條都不會影響了生活,遠不似宋國本土的百姓,宋國百姓若沒有銀錢、糧食,除了等死沒有任何活下去的希望,再說又不是不還錢。
金銀銅貴重金屬在他人眼裡是個寶,在他看來屁都不是? 美洲大陸有著無數金銀銅等待著他去挖? 欠了數萬萬貫銀錢又如何?
「無數物資不需要用真金實銀購買,組建的軍隊都是遼國漢民? 除了每年付給需要在遼國征戰的三萬兵卒三十萬貫軍餉外? 余者全都可以用國債代替,反正咱們這裡有的田地? 還能餓了人、凍了人不成?種的東西糧食,織出來的布匹? 做工出來的物品全都賣給了咱家? 反而還能賺些錢財,又何樂不為呢?」
「你們不用擔心,若百姓真的不願意,孩兒就去抓不用錢的野人種地? 但孩兒更願意咱們的百姓來掙咱家的銀錢? 至於咱家銀錢從哪裡來……孩兒總會有法子的。」
蔡鞗稍微解釋了下,也不願再繼續談論這些話題,至於明國何時正式立國,朝廷上亂七八糟事情,包括後宮什麼的也是一概不問? 全憑楊氏、蘇眉兩位垂簾太后去整,愛咋整咋整? 自個則躲入嶄新的書房弄起新軍訓練大綱。
近百個老頭爭吵了好幾日,有時吵著也能吵到了「御書房」茅草屋? 即便如此,他也只是「嗯啊哦」幾聲? 堅決不願插手朝堂上任何屁事? 就這麼幾個人? 也不知道他們吵個甚勁。
被人吵急眼了,蔡鞗就帶著休整了幾日的近衛軍拖拉著火炮,為蘇和甲、乙兩艦安裝火炮。
蘇和甲乙兩艦本就是炮艦,因為沒有火炮才安裝了八牛弩,將八牛弩拆掉,為火炮騰出空位,將火炮安放在炮架上即可,本就不是很麻煩的事情,原本也無須他登艦安裝,實在是被吵的腦仁子疼,這才跑到船上求個清淨。
陸軍所用火炮與艦炮差不多,唯一的差別是炮架。陸軍所用炮架是兩輪馬車,為了避免火炮後坐力造成的後移,依照火炮威力而有著長短不一的「人字形」底座,通過上面的齒輪來調節火炮仰角,若是轉移、行軍,則欲要另外「一半」的兩輪馬車與之合併在一起,組成一輛四輪馬車,馬車變大了,不僅可以隨時轉移火炮,還能拖拉著火炮相應的炮彈、火藥等相應物品。
炮艦上的炮架不需要移動轉移,也沒有陸軍所有火炮的「人字」形底座抵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