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冠冕唐皇 > 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

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

謂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如果不能在西域維持足夠的影響力,那麼再面對大漠來犯之敵的時候,中原王朝無論是攻是守,能夠進行的選擇都不多。

    而相對於秦漢,大唐還多了一個高原上的敵人吐蕃,所以對西域的控制力需求就更高。一旦讓吐蕃與突厥通過西域取得聯繫,那麼大唐所有的戰略主動權都一概喪失,只能被動挨打。

    雖然武則天當國以來,在對外的軍事方面委實一言難盡。但是在安西四鎮的問題上,李潼覺得需要給他奶奶說一句公道話。

    大唐在貞觀年間攻滅高昌國,首設安西都護府,在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地修築城堡、建設軍鎮,用以維持對西域諸國的控制與影響,這便是安西四鎮的由來。當時四鎮所面對的主要敵人,還是西突厥。

    高宗顯慶年間,唐軍攻滅西突厥阿史那賀魯,西突厥正式滅亡,而大唐也通過安西四鎮確立了在西域的唯一霸權。

    西域局面得到控制、東西突厥俱已滅亡,高宗才得以集中全力,發動針對高句麗的戰爭。而在這時候,吐蕃大相祿東贊經過長達十數年的準備,率軍走下高原,開始向大唐屬國吐谷渾發起了進攻。

    當時大唐全部兵力都投入對高句麗的作戰中,根本無暇西顧,畢竟高句麗這個政權乃是隋唐兩代君王的怨念。不滅高句麗,則不可稱金甌完整。

    經過長達三年的作戰,隨著吐谷渾內亂、權臣背叛投靠吐蕃,吐谷渾被祿東贊所攻滅。之後祿東贊更親自坐鎮吐谷渾故地,消化這一勝果。

    大唐攻滅高句麗的戰事,從顯慶年間正式開始,一直到了總章年間,才徹底攻滅高句麗,即就是這一場戰爭從公元660年一直持續到668年。

    而到了這時候,大唐國力達到了最高點,同樣的,民力也消耗到了一個極點。畢竟從高宗繼位伊始,在西攻滅西突厥,向東討伐高句麗,這兩大政權都是當世強國,兩大戰場又各極西東、相距萬里之遙。戰果雖然輝煌,但對民力的使用消耗也達到了一個驚人的程度。


    但留給大唐休養的時間並不多,到了670年,隨著吐蕃初步消化完吐谷渾故地,便再次向外亮出了獠牙,在這一年出兵攻陷安西四鎮,開始挑戰大唐在西域的霸權。

    大唐對此自然震怒無比,高宗即刻任命薛仁貴率軍反擊吐蕃,護送吐谷渾王歸其故地。不獨要重新奪回對吐谷渾的控制權,更要給予吐蕃迎頭痛擊。

    薛仁貴此行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而邏娑正是吐蕃的都城,這說明大唐此番行軍是以攻進吐蕃王城作為最高目標。但之後的戰事,便是後世無數軍迷都為之扼腕的大非川之敗。

    大非川這一場戰敗,成就了祿東贊之子論欽陵吐蕃軍神的威名,也是大唐在對外用兵中首次大敗。須知就在顯慶四年,蘇定方在攻討西突厥之餘,順帶著還讓吐蕃吃了一場大敗仗。

    可現在僅僅只過了十年時間,吐蕃再次走下高原,竟然殺得百戰百勝的大唐強軍大敗虧輸。這對大唐的威嚴,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損害。

    大非川此敗,論者諸多,但歸根到底,大唐此戰是輸在了戰略上,低估了吐蕃崛起的速度,也小覷了吐谷渾之於吐蕃的重要意義,同時對於大唐多年征戰所帶來的民力損耗沒有一個正確認識。

    此戰中,論欽陵一共投入了四十萬兵力參與作戰,其中有超過一半都是所消化的吐谷渾亡國之民。

    大非川之戰,是大唐與吐蕃霸權爭奪的開始。從此之後,近二十年間,安西四鎮數番易主,大唐與吐蕃在西域霸權的爭奪漸趨白熱化。

    垂拱年間,有鑑於內憂外患的局面,武則天暫時放棄了安西四鎮,但很快吐蕃在西域的活動就變得頻繁起來,西域諸胡根本不是吐蕃的對手。所以在長壽元年,王孝傑收復安西四鎮後,武則天決定在四鎮留守三萬重軍。

    從此以後,四鎮便一反此前頻繁易主的狀態,一直在大唐的掌控之中。只是在安史之亂後,吐蕃趁大唐虛弱出兵奪取了河西走廊,但即便如此,四鎮仍然堅守幾十年。

    所以,安西四鎮駐軍的戰略意義,並不能以利弊作為權衡。

    假使武則天在四鎮收復後沒有做出重軍駐守的決定,一旦四鎮再次陷落,



0585 大非遺恨,四鎮必守  
衣冠正倫推薦:  漢祚高門  北朝帝業  
隨機推薦:  都市無敵戰神  今日我掌天地  最強小神農  天元滅魔傳  頂級贅婿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冠冕唐皇"
360搜"冠冕唐皇"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