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並沒有人看這個,對於詩書來說,就是上官將軍六日之內,退宋清明部,斬殺胡將軍,繼而奪下了應州。
濃墨重彩啊。
上官紀的戰報到了西樺城,裴珩歡喜異常。
軍中知道了這個消息,也是歡欣鼓舞。
宋清明部不堪一擊,假以時日,并州和孟都也很快就拿回來了嘛!
所以如今對上塔族人也是一樣,他們遲早拿回原本的城池!
寧芝給在孟都的寧七傳信,叫他將有用的消息傳給陳奉和陳克心。
又給陳奉與陳克心傳話,必要時候,也要搶一點功勞。
要是換了其他人,寧芝不會這麼說。可這一次,算是上官紀領兵……
她有種說不清楚的感覺,江東三省要是叫上官紀一人獨占功勞,日後會有什麼地方不合適。
說不清楚,只能叫自己的人努力了。
好在,陳奉和陳克心等的就是這句話。
其實他們兩個也需要證明自己。
從一個侍衛成為將軍並不只是朝廷一紙詔令就夠了的。
如果沒有實實際際的戰績,如何服眾?
說句難聽的,沒有戰績,他們不好意思面對寧芝以及所有寧家出來的人。
從飛刃起,到幾個侍衛們,以及勁武衛的人,還有各地暗衛們。寧芝的人一個比一個出色。
雖然一開始並未攀比,只是形勢造就的。
可是時至今日,他們隱隱之中,卻開始攀比了。
這種攀比,是良性的。誰也不願意做姑娘手中那個最弱的。
如果都能像飛刃一般獨當一面,以後姑娘還有什麼好愁的呢?
這種氛圍,已經持續了好幾年,而還會持續好幾年。
胡將軍一死,對於整個江東來說,真是一件天塌了一半的大事。
宋清明震驚不已,忙派出另外一位大將軍鄭將軍。
如今是全將軍,鄭將軍,以及梁楚晗等人守著應州。
應州左邊是天凌江,右邊是大海。下是并州已經失守,上就是孟都。
一旦并州失守,基本上也就可以說是江東完了。
孟都過去,一半挨著凌都,是塔族人的地方。另一半還是海。倒是可以出海去東離國。
可是一旦走了,也就回不來了。
并州城中,氣氛很是不好。
軍中更是士氣低迷。如今重傷的人還在養著,總和下來,五萬人加上宋清明緊急派遣來的一萬。六萬人就是全部戰鬥力了。
可是因為接連受挫,六萬人都是一樣的低迷。
主要是因為胡將軍的戰死,導致他的舊部人心浮動。
胡將軍姓胡,可是有個外號叫虎將軍。
說他動如猛虎。可是如今猛虎就這麼輕易被殺了,誰不猶豫?
全將軍是個圓滑的人,可是這時候,安撫軍心卻也不能見效了。
本身就是造反起家的,時間又不長。一年多而已。
這就損兵折將了。
三城丟失一城,對於他們來說,打擊太大了。
應州百姓倒是對此沒有太大的反感,他們是討厭打仗。
之前被宋王造反帶累,他們成了反民。
說實話,就算是一年多宋清明天天洗腦,可是這些人心裡骨子裡認同的還是大晉。
有天凌江這道天塹在,他們沒有受過塔族人的荼毒,這些年來過的又都不錯。
江東富庶,又自在。所以誰也不願意起戰火。
本就屬於大晉,如今歸於大晉,他們毫不猶豫的接受了。
百姓如此,江東子弟們組成的兵馬自然也有這種想法。
只是忠君的心思還在,所以一時間也沒投降。可大形勢如此,并州遲早是要拿下的。
不過別的,當年并州太守臨死前那一番慷慨陳詞還言猶在耳。
百姓們先入為主,都覺得是宋清明挑起戰火的。
所以,怨氣都在他身上。
何況,因為要打仗,這幾年宋清明將江東稅賦加了三成。
是,三成其實也不算特別多,因為江東富庶麼,足以支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