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思慮片刻後,對陳江交待。
「這個線索還是要儘快的查下去,雖然說這個線索調查起來比較繁瑣,但是我們也有策略。」
陸川想了想,還是先從案發地附近開始調查。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犯罪嫌疑人在被害人家屬附近居住工作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陳江,所以你這邊還是以被害人居住的小區附近為基地來查找一下最近有沒有人購買這種黑色,問一下有沒有覺得有可以行為的。」
陸川接著又道:「尤其是案發後第二天,購買手套的。」
陸川補充了這一句話,陳江一聽就明白了,怎麼回事。
這種手套比較便宜,而且售賣的量比較大,犯罪嫌疑人如果在案發當天戴著這手套的話,在處理屍體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沾染上血跡。
所以對方應該很大概率是把手套扔在了現場,直接焚燒掉了。
而這種手套價格便宜,如果犯罪嫌疑人戴習慣了的話,那很有可能第2天會重新再買一副。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這就去辦。」
作為中隊長,陳江雖然乾的時間不是特別長,但是作為刑警他是老手。
這些看似簡單的走訪調查,其實很有可能為案件偵破帶來很大的進展。
一個人在殺完人之後,只要對方的心理素質不是特別厲害的話,那麼這個人在短時間內一定會有一些有益於常人的反應。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人都有需要傾訴的需求。
這名犯罪嫌疑人,無論是什麼原因,殺了張海斌一家人,從心理角度來講,無論是大仇得報還是其他什麼目的被實現之後,他都有一種傾訴的心理。
但是這種事情又不能說出去聽,那怎麼辦呢,就會反射到一些行為的異常上。
比如一個從來不喝酒的人會喝酒,比如一個寡言少語的人,突然話多了起來。
或者是突然增加了一些消費,或者是突然買了一些以前從來不能買或者是沒有買過的東西。
總之這些外在的表現會體現在一些和以往生活細節,或者是習慣不同的一些語言或者是行為上。
為什麼相同的一些案件線索有的刑警看了一眼也就過去了,但是有的情景經驗豐富,就能從這些微小的變化當中找出規律或者是找出可疑點來。
根本就是這個原因。
與此同時,陳寶國那邊的調查情況也有了新的進展。
對於和陳雪之間的關係,陳寶國不再隱瞞,已經交代的很清楚。
兩個人之間勾搭到一起,其實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了。
「陳寶國那邊交代了一些信息,但是關於殺人他說不是他幹的。」
王兆凱喝了一杯水,坐在陸川對面。
「陳寶國和陳雪之間的關係,其他人都不知道,兩個人是在一次飯局上認識的。」
王兆凱說的,這邊了解到的情況。
根據陳寶國交代,他和陳雪之間是純潔的愛情。
當時陳寶國還沒有提拔,但是已經為張海斌家鞍前馬後。
「家裡的事兒吃喝拉撒,包括給車加油,全都是陳寶國在干。」
「這一來二去,兩個人就熟悉了,那張海斌應酬也比較多,對家裡邊關照也不熟,所以陳寶國和陳雪就搞到了一起。」
王兆凱拿出手機,是一張照片。
「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王兆凱把手機里的照片展示給陸川看。
「這是我們今天上午在陳寶國的辦公室裡面發現的一個東西。」
「什麼玩意?」
照片上是黑乎乎的一些粉末。
「鉛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