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狹小的台閣到山川邊塞,不能居於一物。」
楊炯說這話的時候,手腳並用,道:「晚輩初聞先生提出的『文道合一』,若醍醐灌頂,對先生提出的改革,感同身受」
他說著拜服道:「晚輩想追隨先生,一起革除文壇浮靡之習。」
陳青兕對於楊炯的回答並不意外。
楊炯改革之心是初唐四傑里最堅定的,甚至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來形容。
歷史上沒有陳青兕的出現,這個階段朝廷的上流社會以上官體所代表的宮廷詩風為主:沒有陳青兕,李治便重用上官儀與關東士族打擂。
楊炯自十歲中童子科及第之後,便入弘文館學習。
弘文館那是上官儀的大本營,他身旁的人都是主學上官體,在這種情況下,他且衝破了上官體之風,開拓了新的詩風。
不過也因為如此,楊炯在弘文館呆了十六年
可楊炯能夠站出來表態,說跟隨自己,還是讓陳青兕大感震撼,也有些感動:「小狀元可知你將為你今日之言,付出何等代價?」
楊炯道:「晚輩知道,晚輩無愧。先生,晚輩確實年少,卻有自己信仰。在弘文館這些時日,晚輩越是了解南朝文化,越覺得心中堵得慌,這並非晚輩想要學的東西。先生的『文道合一』,讓晚輩看清了自己想走的道路,看清了前路坦途。實不願再與弘文館裡的那些迂腐蠢蛋虛與委蛇。」
楊炯才華橫溢,性氣豪縱,歷史上沒有陳青兕的《黃鶴樓》、《大鵬》以及《師說》、《憫農二首》等詩,他還能在弘文館潛心學習,但現在有了陳青兕的幾首跨時代的詩,開了眼見的楊炯已經瞧不上宮體詩文了,甚至於上官體都一樣看不上。
看著將自己的同僚說成「迂腐蠢蛋」,陳青兕想到了四個字「恃才傲物」。
不過他倒沒有別的想法,換成是他有楊炯這樣的天賦,別說是人,狗朝著自己吠犬兩句,也得罵回去。
「當真不悔?」
陳青兕並沒有拒絕,他有王炸在手,對自己的贏面有很大把握。
歷史上倒在改革路上的幾人仕途都不順,想來沒有受到針對。
楊炯真有勇氣跟著自己,自己帶他上青雲路又何妨?
楊炯高聲道:「不悔。」
「好!」陳青兕道:「那你我便一起革除文壇的浮靡之風。」
長安開遠門。
富嘉謨向著西方翹首以盼,好似望夫石一般。
直至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之中。
來人一席黑色勁裝,騎著棗紅馬,腰掛長劍,正是他等候的人在西方從軍的駱賓王。
「觀光兄」
富嘉謨興奮的叫喝一聲。
駱賓王勒住韁繩,叫停的奔跑中的戰馬,矯捷的躍下馬背,向著自己的知己好友迎了上去。
「好久不見,富兄,可是福氣滿滿。」
相較離別初,富嘉謨胖了也不止一點。
富嘉謨道:「生了兩個兒子,確實福氣滿滿。」他看著變瘦了也變黑了,更變壯實的駱賓王,問道:「一切可好?」
「樂不思蜀!」
駱賓王給了自己的答案,說道:「此次豁出一切至西方從軍,為兄心中也是忐忑。可自從到了玉門關,一切都變了。為兄看到了在長安、江南永遠見不到的壯闊景象。兵戈鐵馬,氣勢恢宏。李將軍待我也極好,很是器重信任,在他帳下,很是順心。」
富嘉謨想到京中局勢,猶豫片刻,道:「也不知將此間情況告之觀光兄誰對誰錯。」
他的改革的信念堅定不移,只是對於未來的勝負,並無把握,駱賓王在西方如此開心,卻放棄了一切,不遠萬里而來,有些後悔自己的決定。
駱賓王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拉著富嘉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