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神跡再現
有一句話說得好,登泰山而小天下。
身為為五嶽之首,泰山確實有令人稱道之處。
其實泰山的海拔並不高,在五嶽中次於華山、恆山,僅占第三位。
但泰山的雄壯卻是無與倫比的,即便高他許多的華山、恆山都遠不能與之相比,乃至於海拔更高數倍的崑崙山,都比之不及。
因為華山位於秦嶺山脈,恆山屬於太行山支脈,至於崑崙山本身就是一處巨大的山脈。
這就好比一群雄獅中多了一頭東北虎,東北虎固然兇悍,可雄獅亦不會輸它太多。
但泰山卻崛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煙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周邊就沒有一座高山,就如一隻亞洲虎進了雞鴨群,那種感覺就不一樣了。
泰山周邊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目光所及之處,高與低的視距差是一千三百米,就給人一種獨聳雲端的視覺衝擊。
泰山給人的高曠氣勢真就是無與倫比的。
陳青兕走在登山的路上,難得來這一次,自是需要好好欣賞。
而被神跡震撼住的四夷諸國國王、酋長以及使者們剛剛回過神來,立刻察覺自己已經身在雲端,為泰山特有的壯麗景色所震撼。
他們彼此的國家並非沒有高於泰山的大山,但還是相同的情況,泰山特殊的地形,給人的感覺是獨一無二的。
尤其是現在正月初一,還是冬季,氣候濕寒,霧氣極重。
人走在泰山山道之上,便如行至雲端一樣,自山間向下而望,透過薄薄的雲霧,能夠看到方圓數十里的州府村落,猶如仙人俯瞰人間。
個別見識少的夷狄,當即就將大唐視為天堂聖地,將東方的這座泰山,視為神山。
有著一定文化底蘊的如大食、拂林國使者,則喜憂參半。
他們以宗教立國,更為迷信,只是他們更信奉西方的神。
拂林信公教,而大食國信大食法。
能夠出使大唐的,皆是彼此國家的核心成員,都是虔誠的信徒,不會因為一兩件震撼之事就動搖自己的信念。
但毫無疑問,唐王朝已經展現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底蘊。
傳承千年的封禪儀式,還有深不可測的神學
在西方天文地理之類的知識,他們都歸於神學一類。
大食使者施米特伊本阿斯忽聽身後一聲低嘆:「東進恐怕不易。」
施米特伊本阿斯身子微微一僵。
施米特伊本阿斯是此番大食國的使者,但其實整個大食國的使團,真正的核心人物是他身後低嘆的這一位:大食國的英雄,他的父親阿慕爾伊本阿斯。
阿慕爾伊本阿斯是大食國的傳奇人物,他是大食國崛起於西方的核心人物,精明強悍,足智多謀,易怒善辯,好戰成性,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奇才。
他為大食國贏得了埃及,攻克巴比倫堡,勸降亞歷山大港,給了拂林國,也就是號稱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致命一擊。
他是與稱號「安拉之劍」的哈立德本瓦利德齊名的大將,也是大食國四大政治家之一,不帶一兵,不費一卒,便幫助白衣大食的君王穆阿維葉戰勝了大食世界最著名的勇士哈里發阿里,奪得了帝位。
歷史上的阿穆爾在輔佐穆阿維葉建立白衣大食之後,再度率兵奪取了埃及,成為埃及總督在任上終老。
只是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大唐有了陳青兕,他在軍事戰略上引導著唐王朝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之上,免去了不必要的損耗,將吐蕃壓制在了高原之上。
吐蕃無力在西域掀起波瀾,西域也更加穩定牢固。
華夏的儒家文化是極有侵略性的,只是身在本土而不自知罷了。
第三十七章 神跡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