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大功績:五伐中原,死而後已。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安定西蜀政權,率大軍開始北伐中原。】
【第一次北伐:公元228年,諸葛亮命趙雲、鄧芝出箕谷,引誘魏軍主力曹真,諸葛亮自己親率大軍出祁山。
這次用兵,趙雲兵敗,但是因為山路狹窄,並無大損失。
諸葛亮初期進展非常順利,奪取了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魏明帝曹叡親臨長安,派張郃帶兵五萬增援隴西,馬謖帶兵前往街亭阻擋,以馬謖失街亭告終。
不過諸葛亮在撤退的時候將三郡百姓遷往了漢中,第一次北伐結束,諸葛亮丞相之位被免。】
【第二次北伐:公元228年年底,諸葛亮寫了《後出師表》,開始第二次北伐。
此次自散關出,進攻陳倉。
陳倉守將郝昭,雖然兵馬很少,但是準備充分。
諸葛亮二十多天沒攻下陳倉,部隊士氣受挫,糧食吃盡,聽說張郃馬上來增援,遂班師。
回師途中,斬殺前來追擊的魏將王雙。】
【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二郡。
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遂得二郡。
230年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赤坂。
時大雨三十餘天,魏軍撤退。
因本次有功,諸葛亮再稱為丞相。】
【第四次北伐:公元231年春天,這一次,諸葛亮將正式面對司馬懿。
此次北伐,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祁山,志在必得。
他事先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第一次使用了木牛流馬進行糧草運送。
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
諸葛亮繼續北上擊敗郭淮、費曜等人搶先割取上邽的麥子,但是司馬懿也及時趕到,戰線又被反推到祁山以北的鹵城。
《漢晉春秋》中記載雙方爆發過一次正面戰鬥,諸葛亮擊敗司馬懿,取得「甲首三千「的戰績。
《漢晉春秋》中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與《三國志·蜀書·王平傳》互為佐證,應該具有可信度。
因為陳壽作為晉臣撰寫《三國志》,必然要忽略司馬懿的失敗,所以《三國志》並不能作為唯一考證三國歷史的讀物。】
「陳壽成為了晉臣?」
「如今天下只有蜀、魏、吳,這晉朝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避諱司馬懿?為何要避諱他?」
「我感覺,這裡面藏著一個天大的謎團!!!」
【諸葛亮正面擊敗司馬懿,是圍攻祁山並且繼續向北推進的好機會。
但是當時出現了連天霪雨的天氣,糧食無法送到前線,留在漢中的李嚴要求諸葛亮撤軍,諸葛亮無奈撤軍的過程中,還射殺了前來追擊的張郃。
這次戰役本身對蜀漢和曹魏之間的格局並沒有什麼影響,不過卻導致李嚴的罷免,諸葛亮加強對蜀漢政權的控制。
司馬懿也除掉了張郃這個刺頭,似乎皆大歡喜。】
【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第四伐之後三年。
一伐與四伐中間也隔了三年,可以看出諸葛亮北伐的規律,以及對糧草的需求。
與一伐、四伐不同的是,諸葛亮五伐是走褒斜道到關中地區。
不過根據《郭淮傳》的記載,諸葛亮這次的目的還是在於隴右,希望從關中切斷曹魏關中到隴右的聯繫。
如果成功的話,諸葛亮就可以派一支偏師去消化隴右,和一伐的部署恰好反過來,不過這個計劃最終被郭淮破壞。
諸葛亮五伐隔絕隴右,開始尋求機會與司馬懿決戰。
可惜司馬懿看破了諸葛亮的用心,並不應戰,只要防住諸葛亮的進攻,他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諸葛亮沒有機會與司馬懿進行大規模的交戰,小規模的戰鬥倒是有發生,但是影響不大,只能長期與司馬懿在關中地區對峙,最終因為操勞過度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