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叛軍長驅直入,攻陷唐都長安。
李隆基在長安陷落前,倉惶出逃。到馬嵬坡時隨行的將士發生譁變,殺楊國忠,又迫李隆基縊死楊貴妃,唐玄宗李隆基最後逃到成都,就此以悲劇收尾了自己堪稱『傳奇』的一盛。】
楊堅略有所思的說道:「唐玄宗這就是典型的開局一條龍結尾一條蟲只是沒想到『安史之亂』竟然會對我們後續王朝造成了這麼大的影響。」
「好像確實是這個理兒。」朱元璋想了想,喃喃道:「難怪朕極為看不慣那些外邦異族的人,原來癥結在這兒啊!」
朱棣心裡則微微有些振奮:「這也再一次說明了俺的選擇是正確的,閉關鎖國確實不可取,該下海的時候就得果斷的下海!!」
「我大清讓整個華夏文明停滯不前?」玄燁緩緩握緊了拳頭。
雖然他是滿族人,可他卻在盡力促進滿漢之間的平等和融合,因為他深知,僅僅只選用一族之人為官,是不可能坐穩這偌大江山的。
事實上,清朝越往後走,他們的思維禁錮就嚴重。
甚至又有人說,有清一朝,是唯一沒有出現傑出思想家、科學家的朝代。
這從康熙、乾隆、慈禧拒絕對外思想、學術交流,無視國內外先進科技的行為,就能很清晰的看出來。
【其實,在李隆基時期賢臣良將並不少。
文有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韓休等人;武有王忠嗣、哥舒翰,封常清,高仙芝、郭子儀等將。
可惜他不會用人,在聽多了直言勸諫後最終愛上了對自己百依百順,說話很好聽的李林甫、楊國忠等人,還自以為是的在軍事上胡亂指揮,致使的安史之亂爆發,大唐國運由盛轉衰,一蹶不振!】
【唐玄宗李隆基排名歷史十大昏庸皇帝第八位,實至名歸!】
看過多李隆基的盤點後,身為當前宰相的張說陷入了沉默,久久沉吟不語。蘇遷說大唐盛世會毀在李隆基和一群奸臣手中,這讓他的心開始止不住的滴血。
姚崇、宋璟、張說就不說了,他們本來已經當過宰相,名滿天下。
其他名聲尚未完全顯露的幾位,諸如「未來宰相」張九齡,韓休等文人,還有被譽為帝國雙壁的封常清,高仙芝等人,一時間名聲大噪。
他們的名字被所有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中,同時還齊齊暗道了一聲:「這些人,要飛黃騰達了!」
而被點名多次的奸臣李林甫和楊國忠兩人,等待他們的或許將是一場可怕的清算。
唐玄宗此刻已經冷靜下來了。
對現在的他來講,不管歷史上或者將來是如何的糟糕,至少他現在還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李隆基年輕時候其實非常厲害,
他出生於垂拱元年八月初五,是相王李旦的第三子,當時李旦正被武則天推上傀儡皇帝的位置。
後來在李隆基六歲的時候,武則天以周代唐,李旦被降封為相王並受到嚴密監管。
而當時恐怕絕對不會有人想到,李隆基這個庶出王子將來會成為皇帝。
唐隆元年7月21日,也就是唐中宗李顯駕崩後的第十八天,李隆基帶人通過禁苑進入皇宮大內發動政變。
韋皇后、安樂公主,以及「後黨」集團的全部核心人物都在第一時間遭到誅殺。歷史上將這場政變稱為「唐隆政變」。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事件從策劃到行動,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他都毫不知情。
因為李隆基深知父親淡泊名利,如果將行動提前告訴他,不但於事無補,而且還可能束手束腳。
「唐隆政變」成功後,李旦復位稱帝。
李隆基因立下了定策之功,所以儘管是庶子身份,但也毫無爭議地被冊立為皇太子。
兩年後,唐睿宗李旦宣布禪位於皇太子李隆基。
自此,唐朝進入了開元時代。
「現在才是開元十年.朕還是一個勵精圖治,英明果敢的帝皇!」李隆基很快振作起來,他咬牙狠狠發誓道:「朕一定不會忘記今天的恥辱,朕一定會打造出一個更加強大且一直強盛下去的大唐!!!」